苏亶看到女儿那一脸丢了魂的模样,就知道女儿已经喜欢上了这个皇子,心里一阵叹息,“自己最不希望事情还是发生啊!”
然后看到女儿的神情,他语气有些缓和,温言问道,“婉儿,你给爹爹说说你是怎么认识汉王的,也好让爹爹了解了解你们之间的关系。”
苏婉儿被侯君集如此一问,这才收回心神,将自己如何遇到李恪,李恪又如何送她情诗,她又如何递给李恪手绢的事情一一说了一遍。
苏亶闻言便明白了一切,他沉吟了半晌,抬头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心中有了决定,“婉儿,你跟爹说实话,你是否真的喜欢他?”
“爹,你说什么呢?”苏婉儿突然俏脸一红,扭头坐到塌上不再说话。
“婉儿,你再过了两年就是十五岁了,也该到了出嫁的年龄。”苏亶语重心长的说道,“如果,你真的喜欢汉王,就跟爹爹说,爹爹就是拉下这张老脸也要跟皇上说让他赐婚与你。”
苏婉听到父王如此说,心里一种欢喜,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自己的父亲,半晌才道,“我们只有一面之缘而已,爹爹你就不要再取笑女儿啦。”她嘴上如此说,心里却也是一酸,自己确实和他只是一面之缘,也不知道他是否也像她一般在想自己呢?
苏亶哪有不明白女儿的心思的,他突然笑道,“那就好,不喜欢他汉王就好,爹也不用拉着老脸去求皇上给你赐婚了。”
“爹,你——”若依在听到自己的父亲说要请求皇上赐婚给她和李恪,心里甜蜜不已,但听到自己的爹说她不喜欢李恪,就不去请求皇上,心里一急,觉得委屈,低声道,“但凭爹爹做主。”
苏亶听到苏婉儿如此说,笑道,“婉儿真是长大啦,心思已经不在爹爹这里啦。”
然后,恢复了严肃的表情,“但是,这件事情你不要伸张,我还要跟你娘商量商量后再做决定。”
“谢谢爹,女儿明白。”苏婉起身娇羞的说道。
“那你休息吧,我就不打扰你了。”苏亶说完,离开了苏婉儿的房间。
苏亶一离开房间,红袖就走了进来,看到若依的神色不正常,小心的问道“小姐,老爷没说你什么吧?”
“没事,你把画收了吧,我困了,要休息会。”苏婉儿说道,她确实喜欢李恪,可是当自己的爹爹说到要让皇帝赐婚的时候,她的心里很乱,她不知道李恪是否也会喜欢自己呢?毕竟自己只跟她有过一面之缘。
还有,他那么优秀,如此耀眼,喜欢他的姑娘应该不少吧。
如此一想,她的心里又升起了一丝淡淡的愁绪。
苏亶从苏婉的房间出来就直接去了正妻王氏的房间,王氏是苏婉儿的生母,更是五姓七望太原王氏的嫡女。
王氏看见一脸忧愁的苏亶,好奇的问道“老爷怎么了?”
“还怎么了?还不是你的好女儿看上了汉王李恪,我在考虑如何向陛下开口让他赐婚!”苏亶一脸纠结道。
“啊!婉儿看上了汉王,就是那个主持赈灾,写《满江红》和《破阵子》的汉王吗?”王氏一脸诧异道。
“除了他还有那个汉王?”苏亶没好气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你快给我说说!”王氏满脸好奇道。
“就发生在元夕节,婉儿那天不是上街了吗…”苏亶就把事情的前后经过给王氏说了一遍。
王氏听完便蹙眉道“既然是汉王先看上咱们女儿的,婉儿也给他留了手拍,那应该是汉王去找陛下赐婚,你去找陛下赐婚算怎么回事,不知道还以为我们婉儿嫁不出去呢?”
“但汉王毕竟是亲王,不仅身份尊贵,而且相貌堂堂,才华横溢…”
不待苏亶说完,便被王氏不满的打断道“亲王怎么了?他李家有什么可尊贵的,婉儿还是太原王氏的外甥女呢,身份一点不比什么汉王差,你不许去,那汉王李恪如果真的那么在意婉儿,他自然会去找李世民赐婚的!”
这个时期的五姓七望狂得没边,根本不把李世民放在眼里,李世民登基成为了整个天下的君主后,关于李世民的姓氏,便追溯到陇西李氏,但是即使如此,五姓七望却不予承认,他们认为李世民这一脉,在先祖时期和鲜卑人通过婚,所以在五姓七望看来,虽然李世民是陇西李氏的子孙,但是李世民的血统不纯正,已经不能算陇西李氏子孙,因此不屑与李世民通婚,这把李世民气得够呛,但又无可奈何。
有人会问,这五姓七望凭什么这样狂傲,凭什么不把朝廷不把天子放在眼里?
那是因为在唐初期,五姓七望盘踞一方,甚至可以直接影响政令实施,在地方上五姓七望的影响力,丝毫不弱于皇权,而五姓七望彼此之间互通婚姻,关系盘根错节,很多时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在李世民时期,都是一件让李世民很头疼的问题。
所以李世民在位期间,一直对五姓七望进行打压,但是效果一直不佳,这种情况持续到唐高宗李治期间,唐高宗李治甚至下令,五姓七望之间不得通婚,但是五姓七望甚至都不理睬李治,继续我行我素。
同时,这条政令颁布之后,五姓七望反而在民间的人气越来越高,甚至直接影响到了朝堂,盛唐时期有位宰相,名字叫做薛元超,他曾经这样说“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也。”由此我们可见,那时候的五姓七望的影响力,到底有多恐怖。
不过五姓七望也不是铁板一块,五姓七望各个世家发展这么久,也是不得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唐初期的时候,唐朝的开国元勋房玄龄的妻子就是五姓女,出身范阳卢氏,而等到了唐中期,天下动荡程度,甚至直接影响到了五姓七望的各个世家。
所以这个时候,五姓七望的子弟,纷纷出来参加科举为官,这种事,如果放在唐初,五姓七望是不屑于为之的事情,但是奈何形式比人强,五姓七望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