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衰落的春秋小霸(2 / 2)

由于晋国不久分裂为翼(晋)和曲沃两部分,内战频仍,所以王室不得不依靠虢和郑,它们都曾以诸侯而兼王室的卿士。

郑武公、郑庄公对周王室的态度都很骄横无礼,平王很不满意,想把权力分一半给虢公。

庄公知道后,责问平王,平王竭力否认,以致“周郑交质”(即互相交换质子,郑国以世子郑昭公,周王室以太子王子狐),并进行战争。

在之后的繻葛之战中,周天子的威信更是扫地殆尽!

郑伯充分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经常利用王室之名为自己谋私利,兼并了周边小国,侵夺许国。

干涉宋、卫、鲁等国,还助齐国赶走入侵的北狄。

郑庄公之时的郑国,俨然是春秋初年第一大国。

所以,郑庄公又被称之为“春秋小霸”,他是还在齐桓公之前的一大强权人物。

可惜的是,郑国的好景不长。

郑庄公多宠子,在其死后,郑国即陷入内乱。

郑昭公即位后不久,权臣祭仲入宋时为公子突岳父雍氏所迫,改立公子突为郑国国君,是为郑厉公。

郑昭公逃到了卫国不久,郑厉公不满祭仲专权,谋杀祭仲。

事泄,祭仲杀雍纠,迎郑昭公复位。

但郑昭公与高渠弥有私怨,在一次狩猎时,高渠弥射杀昭公。

然高渠弥与祭仲不敢迎郑厉公复位,于是立公子亹为君,是为郑子亹。

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郑子亹去参加会盟,高渠弥相礼。

结果齐襄公杀郑子亹,而后公子婴于陈被立为国君,是为郑子婴。

不久,齐国攻郑,郑子婴被杀,郑厉公由边邑入郑,复位。

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大不如前,而周边列强则纷纷而起。

南方的楚国早已不尊周王室号令,求加爵位不成之后自立为王,并大肆兼并汉水诸姬,直接面对郑国。

而北方的晋国,曲沃一族对晋国公室的斗争取得了绝对优势。

齐国则实行了改革,齐桓公开始称霸。

郑国位置处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且夹于大国之间。

因此列强争霸,常把郑国作为战场。

在对外政策中,郑时而亲楚,时而亲晋,但大多数时期亲楚。

郑国自郑襄公开始,七穆轮流执政,掌控国家大权,而郑国国君则势力大衰。

七穆执政时期,只有子产当国时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郑国得以取得喘息之机,国力稍稍有所恢复。

但子产之后,郑国仍复如旧,国家已势不可为。

这就是郑国的无奈之处!

郑国不缺少贤能,只是苦于周边的邻居都是强国,都是大国,自身又地处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郑国的爵位并不是公爵,也不是侯爵,而是伯爵!

这个时代,大国称公、侯,小国称伯、子、男。

而吴、越、楚、徐、巴、蜀、义渠皆蛮夷之邦,故不用华夏之礼,自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