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血宝石(十三)(1 / 1)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1538 字 2023-02-15

既然秘书进来通知,那就是到了必须出发的时间。便是如此,何锐也还是写下了四条内容。对于知识分子们来说,写下点东西作为结尾,反倒符合他们的调调。

众人看到何锐写完后从后台退场,并没有感觉何锐这么做有什么不妥。不少人甚至没怎么注意何锐离开。注意力全都放在那四条内容之上。

第一条写道,民国政府要求英国接受民国政府的观点,民国政府并不承认英国靠战争夺取的利益,但是民国政府承认外国正常商业投资的利益。

第二条,英国与中国都没有在对方本土上击败对手,其胜负取决于此战对英国控制英属印度殖民地的能力影响。对中国来说,无需将英国赶出英属印度,只要让英属印度不再为英国赚钱,英属印度就会成为英国沉重的财政包袱。

第三条,英属印度一直作为英国重要的现金来源,是大英帝国的基石。失去了英属印度的盈利,不列颠依旧是欧洲强国,但是大英帝国在世界上就不算什么。而确定当下凡尔赛秩序的是大英帝国,而不是不列颠。英国如果想保住凡尔赛体系,就必须与中国和谈,建交。

第四条,中国需要融入世界体系,所以中国的战争目的是以平等的地位与凡尔赛体系对接,而不是推翻凡尔赛体系。所以战争并不会导致巨大的冲击,反倒会因为战争结束而快速进入全新的和平阶段。

对于知识分子们来说,这些文字本身并不难理解。其中的遣词造句虽然是完全的白话文,却也能望文生义,其大意并不难理解。

然而这样的描述背后的内容,却让非常多的人无法真正理解。大家看了好一阵,竟然无人出言评价。打破沉默的乃是这次会面的主持者黄炎培,“辜兄,不知你有何高见”

辜鸿铭已经盯着这几条看了许久,听黄炎培出言询问,倒是爽快的答道:“何老弟所写的确是庙算,然而此庙算之精微高远,老夫看不透彻,并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还请诸位能指点一二。”

听辜鸿铭坦然承认其能力不足,其他知识分子们并没有人出来发言。这倒不是因为大家想给辜鸿铭留面子,而是辜鸿铭所说的正是众人此时的感受。

会场内又陷入了安静。辜鸿铭又盯着这并不多的文字看了一阵,目光愈发明亮,他开口说道:“诸位可否听我一言?”

众人都看过来,有人答道:“请辜兄名言。”

”在下看此文,竟如看到今日中华之《隆中对》。若是诸位不愿多想,我等便写邀请信,请何老弟闲暇之时相聚,听他细细讲述。不过老夫觉得,若是我等能自行理顺这庙算,才是最好的。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大多觉得辜鸿铭所说的正是他们所想,不过也有人笑道:“若是我等还未理顺,何先生已经逼得英国与中国签署了中英建交联合声明,那该如何是好?”

说这话的这位本是抱着说点俏皮话缓解一下会场气氛的打算,然而说完之后不仅没达成目的,反而遭到了一阵白眼。这位当即闭口不言,只等着别人说话。

黄炎培作为主持人,心中情绪翻动。他与何锐并没有交情,只是很欣赏新政府的功业。不管是统一中国,或者是击败日本。对辛丑条约之后的任何中国政府,都是足以使其坐稳江山的功绩。所以知识分子们对新政府的很多政策未必赞同,却也没有人真正跳出来反对。

若是何锐此次真的能逼得英国以对等方式与中国建交,其攻击绝不亚于击败日本,甚至更在其之上。黄炎培的确期待新政府能做到,却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惶恐。

如果胜利竟然如此轻松,不过十年时间就能达成。那么知识分子们过去十几年中所作所为,又该如何评价呢?过去十几年中,知识分子对于何锐谈不上敌对,却也绝不能说是合作。那群北洋的土包子大帅们只知道争权夺利,倒也罢了。自诩能够找出复兴中华的知识分子们对复兴中华的道理视而不见,又该如何评价?

而且当下何锐已经写出了对英对战的战略考量,如果真出现何锐打赢了战争之时,知识分子们尚且搞不明白战略的局面黄炎培干过非常多的事,1908年前,黄炎培就兴办过小学、中学,1908年与童世亨等共同创办浦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浦东最早的供电设施。之后当过《申报》记者,还兴办了两所大学。

其间还到外国考察,视野得到了极大扩展。所以看到何锐的战略,黄炎培直觉的感受到,知识分子们单凭自己的理解,是完全有可能到了战争结束之时还搞不清楚何锐的战略。也就是说,一直自以为敢为天下先的中国知识分子们已经落后于新政府,还落后了许多。

此时台下已经议论纷纷,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应该先将新政府的战略搞明白。黄炎培听到这些,便说道:“诸位,以我观之,何先生并非藏私之人。所说的当是政府的战略。此事还望诸位只是在我等之间讨论才好。”

台下已经有人不高兴了,陈独秀不快的说道:“黄先生以为我等是什么人,难道还要拿了这些去告诉外国人么?”

不过更多的人并没有接腔。因为大家觉得黄炎培的提醒未必没有道理,中国知识分子们和外国的联系其实是有的。不过这种事情想想就罢了,若是说出来,那是一定要大大的得罪人,在圈子里面成为众矢之的。

黄炎培对此也心知肚明,他此时能说的也只有这么多。不过黄炎培此时想到的却是自己或许应该接受赵天麟的邀请。两个月前,赵天麟亲自登门,邀请黄炎培出任民国教育部长。理由很简单,赵天麟主管科教文卫,太忙了。此时民国局面已经稳定,自然要寻找适合的人将这些工作安排给能干的人。黄炎培就是赵天麟认为能够接管教育部长的人选。

之前黄炎培有些迟疑,是因为他担心自己做不好。身为知识分子,黄炎培很清楚政府里面的种种破事。不过今日见到何锐在战略上的能力,黄炎培开始觉得自己应该认真的考虑一下赵天麟的邀请。如果只是做一名单纯的教育部长,黄炎培认为自己应该能够做出些成绩。

此时汽车已经快到了开会地,同车的赵天麟问道:“主席真的不担心有人把这些告诉给英国人么?”

何锐心情轻松的答道:“能读懂这个战略的英国人,在英国本土也是千里挑一的人才。他们最大的可能是支持我的看法。至于看不懂的,如果他们不知道,还有可能按照英国积累的经验办事。英国上百年的积累的确不一般。但是他们知道之后,再针对我们的战略进行调整,想制定针对我们战略的方案。那只怕就不能说是一厢情愿,而是抱薪救火。”

赵天麟听何锐说的有趣,忍不住轻笑一声,只是对何锐的气度很是欣赏。何锐是真的这么考虑的,因为写出《论持久战》之后,是发给了国民党那边。日本也通过在他们在国民党内的渠道很快拿到了《论持久战》。可结果呢?日本还是赢不了。

之所以说,战略只有正确才能胜利。因为制定战略的时候,必然要秉持着唯物主义立场,要把各种局面都考虑进去。所以军委以及党政高层在进行完三天的讨论后,才会全票通过对英作战。因为大家确定,英国并不存在其他的战略可能。

现在英国之所以不肯松口,不肯与中国平等建交,只是因为英国佬坐稳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后开始傲娇,拉不下来脸面。

到了会场,刚好赶上时间。工业部长庄嘉雄亲自前来汇报,可见工业部对此事也颇为重视。没有客套,庄嘉雄直入主题,“自行车企业已经完成了布局。现在已经确定了12个物流方便的节点地区,设立生产厂何锐要求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组织生产模式并不别出心裁,从21世纪的视角看,甚至是非常传统的做法。

龙头企业的核心包括研发中心,物流调配中心,市场分析部门。研发中心,现阶段是全国范围内设置一个。物流调配中心则是根据市场分析中心得出的分析数据来安排物流。

从道理上来讲,这都是很简单的逻辑关系。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3000万,有600万个家庭。在这个地区的自行车市场容量上限大概也就是3000万辆。

市场分析部门的工作就是各种统计,每年卖出多少,现在民间的存量多少,各个年份卖出的自行车大概保有数量。虽然这些分析并不能精准到一点不错,但是大概数量不会错。总不至于搞出认为该地区会无限制需求自行车的蠢念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90/90632/32209893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