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虞夫子又懒脾气又不好的消息,就在洛城各大书院之间传开了。
还有别的书院的书生,专门跑来淘淘居,想趁机看看传闻中的虞夫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虞小怜感觉自己莫名其妙的,一夜爆红了。
淘淘居门口总有那么三两个书生,假装路过,然后往店里偷瞄。
搞的虞小怜看个话本,都有偶像包袱了。
嗯,得坐直,不能没有形象的趴柜台上。
书得单手拿着,这样显得咱有气质。
目不斜视,看书。
他们看他们的呗,得淡定,淡定。
虞小怜不动声色的装逼状态,一直维持了五六天,终于在一天下午的时候,爆发了。
“哎…你们两个要买东西就进来买啊,不买东西,不要猥猥琐琐的在门口徘徊啊,瞅啥呀?有啥瞅的呀?都一个鼻子两个眼睛,有啥好看的?说的就是你俩…楞着干什么?还不快走?”
真是的,看一眼就得了呗,看起没头了,害的她装模作样的端了半天。
两个书生见虞小怜发火,一溜烟似的跑走了,第二天的时候,虞小怜去书院上课的时候,应夫子就找虞小怜谈话了。
说她昨天骂人的事,在各个书院已经传遍了,让她以后不能破口大骂,要注意形象。
虞小怜:“……”
有点后悔没骂人了!
如果那也算骂人的话,那你们是真没见识过啥叫骂人!
接下来几天,虞小怜除了去树人书院上课,就在后院逗弄虞子萱和虞子谦,淘淘居干脆就都交给了赵二丫。
她可不是动物园的猴,你们想看就看。
可是没想到,即使她已经深入浅出了,街上又有她的新谣言了。
虞夫子之所以拒绝别的书院更优渥的条件,只愿意在树人书院教学,是因为她的心上人,在树人书院读书。
传言传的有鼻子有眼的,有些人甚至号称掌握了虞小怜的大秘密,知道她的心上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
面对这些有的没的,虞小怜已经懒的解释了。
她现在就对一句话,深有体会——人红是非多。
这日,应院长找到虞小怜,表示马上就要秋闱了,虽然他们书院的童生们资格参加,但他们书院内部也会跟着考一次试。
书院想要给学生出些试题,让虞小怜根据往年的试卷,出两道差不多的算学题,算给这些学生摸底。
虞小怜明白了,古代书院,也有摸底考试。
她懂,她都懂,毕竟她都经历过啊。
应院长捋了捋胡子,笑道,“这次的算学试卷,其他书院会跟我院借鉴,我已经收了其他院长的手信(礼品),到时候咱们两个,一人一半。”
虞小怜和应院长相视一笑,一起露出了狐狸般的笑容。
考虑到这段时间这些学子,对于谣言以讹传讹的热衷程度,虞小怜决定给她那闲出屁的学生们,多出几张试卷。
应夫子给虞小怜单独空出来一个房间,然后让人把历届的试卷的手抄卷,搬过来给虞小怜。
虞小怜还是第一次看见秋闱试题,试卷以文为主,算学为辅。
整份考卷长约三米,共有十个题目,内容涉及诗词歌赋、应用文、历史知识、儒家思想理解等。
在最后一个折页上,虞小怜找到了古代的应用题。
虞小怜看过几张试卷的算术题后,发现古代的算术题都很务实。
比如这题:今州郡都有天池盆以测雨水,但知以盆中之水为得雨之数,不知器型不同则受雨多少亦异,未可以所测便为平地得雨之数,假令盆口径二尺八寸底径一尺二寸,深一尺八寸,接雨水深九寸,欲求平地雨降几何?
再比如这题: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来米一千五百石,验得米内夹谷,抽样取米一把,数得二百五十粒,内夹谷三十粒,则这批米内夹谷约为()。
你看人家出的题,都很贴近生活,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知识。
不像现代的那些出题老师,是为了难而难,他才不管这题的逻辑,在现实生活中有多离谱。
话说起来,大凉以前科举是不考算学题的,后来之所以有了算学题,还是因为十五年前。
十五年前,屯州河淤塞严重,导致洪水不能宣泄,皇帝派工部侍郎尹仲前往屯州郡,修筑分减水利工事。
重新疏通屯氏河以辅助黄河,宣泄洪水,防备非常情况的发生。
但当时的工部侍郎由于算学不好,在泄洪的时候,出现严重失误,导致全堤决口,冲毁官署驿站,以及民房近四万所。
工部侍郎尹仲因为对治河方案的粗疏,和不切合实际,被皇上严厉地斥责后,自杀了。
尹仲是傅宜的同窗兼好友,尹仲死后,傅宜心里有万分不舍,但更多的是可惜,因为尹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只是不擅长算学罢了。
傅宜甚至在心里埋怨过皇上,为什么非要把尹仲分到工部去?
从那以后,傅宜就联合一些同僚一起给皇帝上折子,要求各个书院要普及算学,科举也要考算学。
有了屯州郡的惨痛例子,皇上也觉得普及算学很有必要,因此,同意了傅宜等人的请求。
虞小怜咬着笔头,她也得出些贴合实际的题才行。
虞小怜在书院忙到吃午食的时候,就打算回家吃饭了。
路过赵家镖局的时候,赵镖头叫住虞小怜,笑出一脸的褶子,道,“虞夫子,上次你不是说要找几个功夫好的护院吗?有消息了,有时间的话,进来坐坐?”
半个月前,虞小怜就和赵镖头说,想要买两个功夫好的护院,那时候,赵镖头和虞小怜说,想买好的护院不能着急,得慢慢碰。
虞小怜还以为得等个一两个月才能有消息,没想到才半个月,就有合适的人选了。
赵镖头推荐的两个人,一个叫李猛,一个叫李烈,是一对亲兄弟。
李猛和李烈是海城人士,原来在一户大财主家做护院,后来海城被大蒙国攻下,曹承彤为了收买人心,就想给穷苦百姓分发粮食。
这粮食从哪里来?自然是抢那些财主、地主家的。
穷苦百姓得了好处,但那些财主和地主们,可是一夜之间就被强行散尽家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