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又见徐氏(1 / 1)

虞小怜知道孙五林媳妇担心的是什么,无非是怕没了收入来源,撒一家子坐吃山空。

「五婶,我觉得你还是问问满胜的意见,如果满胜有心继续读下去,束脩的问题你不必担心,我给他出了。」

贫富差距之所以巨大,就是因为有一部分人非常的安于现状,稍微有了一点小成绩就很满足,就不肯再去奋斗了。

在孙五林媳妇眼里,孙满胜已经比孙家其他的孙子多认识不少字了,而且还会写字,这就很足够了,她可没想过要让孙满胜给个考个状元回来,别说状元,就是个秀才,她都不敢想。

当初孙五林可是被认为是孙家最聪明的人,那也是连个童生都没考过呢!

人不该去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孙五林媳妇只想踏踏实实过日子,有不打补丁的衣服穿,有不喇嗓子的白米饭吃,她就非常知足了。

知足常乐嘛!

虞小怜见孙满胜就站在她和高氏身后不远处,干脆伸手把他叫了过来。

本以为孙满胜会选择继续读书,谁想他居然来了一句,都听他娘的。

虞小怜蹙眉,顿时有种孙满胜是扶不起的阿斗的感觉,有人给出束脩钱让你去读书,你不该高高兴兴的答应吗?

虞小怜不求高氏和孙满胜对她千恩万谢的,只求孙满胜能抓住眼前的机会。

虞小怜不知道的是,孙满胜并非不想继续读书,只是他并不想忤逆他娘,让他娘伤心,他大哥没有跟他们一起回来,他娘其实很是伤心。

孙五林媳妇没发现孙满胜神色不对,只是欣慰这个小儿子最是听她的话,最是孝顺她。

虞小怜在心里叹息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她尊重任何人的选择。

人生苦短,每个人都应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过。

虞小怜也给高家留了一些辣椒种子,并告诉他们种植方法后,就呆着赵平和草根走了。

下一目的地,虞小怜打算去孙大吉媳妇的娘家大井村,大井村在下河湾下游方向,离苍河也不算太远,草根驾车,他们只用了一刻钟就到了。

虞小怜是来过大井村的,孙虎的姥姥家徐家,就是大井村人。

当年徐氏丢下生病的孙老太和孙虎独自回了娘家,导致孙老太差点死掉,孙虎不肯相信他亲娘是如此狠毒之人,非要跑去大井村求证,虞小怜不得已只得带着孙虎去了大井村。

说来也巧,虞小怜一进村,一眼就看见了徐氏。

转眼八年没见,徐氏比之前憔悴苍老很多,只是不到四十岁的人,却活成了一副老妪的模样。

徐氏怎么还在娘家住,莫非她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嫁人?

虞小怜敲了一下马车厢板,示意草根停车。

下了车后,虞小怜直奔徐氏走去。

孙虎心里是挂着他娘徐氏的,虽然徐氏对孙老太不孝顺,但对孙虎是真心疼爱的。

虞小怜觉得顺手帮徐氏一把,也好让孙虎心里多少有点慰藉。

这些年来,孙虎虽然对祁大莲这个后娘恭敬有加,但两个人的心其实是融不到一块去的。

徐氏正在村口的石磨盘处推磨盘,石磨里碾的是苞米粒子,徐氏每推几圈,就会停下大口大口的喘粗气。

此时正是午时,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徐氏居然挑这个时候来磨苞米面子,这很让人费解,这个时候的石磨估计都是烫手的吧?

虞小怜刚在石磨跟前站定,就和徐氏的视线碰了个正着。

徐氏疑惑的看着虞小怜,「你找谁?来我们村干嘛?」

「你不认得我了?」虞小怜说话的功夫,草根已经从车里拿了一把油纸伞递了

过来。

虞小怜将油纸伞打开,给自己遮太阳。

徐氏看虞小怜的面相虽然很熟悉,但她没敢认这是虞小怜,当初孙家和虞家一起,不是搬家去了南边了吗?咋可能出现在这呢?

「你是虞小怜?」徐氏试探的问道。

「是我!」虞小怜点头。

徐氏一下子激动起来,「你怎么回来了?我家虎子呢?我儿子呢?」

「虎子没有回来这边,他还在南边,舅母,你现在过得怎么样?还好吗?」虞小怜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看着徐氏如此可怜的模样,竟然有些心酸。

徐氏本性并不是很坏,当年听了她爹娘的教唆,这才对她婆婆起了坏心思,当她被孙丰收休弃以后,她爹娘对她的态度立刻就变了模样,她从孙家偷拿给娘家的钱,她爹娘一分都不肯给她花用,还逼着她嫁给隔壁村的老光棍,只为换取三两银子的彩礼钱。

徐氏被逼的没有一点办法,只得求她爹娘,容她在家在住一段时间,等她自己挑选要再嫁的人选,然后再离开。

因为徐氏许诺自己选的再嫁人选,肯定会比那老光棍的三两银子彩礼高,这才得到了她爹娘的宽待。

「不等我寻摸再嫁的人家,咱们这儿就闹了旱灾,从秋天的时候,到第二年夏天一场雨都没下,就连河水都一天天见少,到了第二年秋天,井水都打不上来多少水了,村里的人都大批大批都往南边逃,我爹娘兄弟把我扔在这儿了,他们逃走的时候,没带我……哇……」虽然过去很多年,但徐氏只要想到那天的绝望场景,还是忍不住伤心欲绝。

徐氏身无分文,寸步难行,她也失去了活着的信心,索性就留在了大井村没走,只是天无绝人之路,徐氏发现村中那个原本已经打不上来水的水井,每隔几日便能渗透一些水出来,村中只剩徐氏和几个被儿子抛弃的年迈老人,他们这些人每日守着这口井过活。

徐氏家里是没有粮食的,粮食都被她爹娘拿走了,一点也没给她留,好在家里还有以前喂猪剩下的大半袋子的稻糠,徐氏是靠着稻糠才活下来的。

熬过了旱情最严重的一年,第三年的时候,老天爷开始冬天下雪,夏天下雨,阳城这才像是恢复了正常。

只不过,那些出走的人,大多在沿海城市站脚,不愿意回来了。

「听他们说,渤海城那里比咱们阳城好的多,哪儿靠海吃还,不用担心吃水,海里有鱼虾,还不用担心会被饿死,而且渔民不用缴税,我们村有不少人在那里落户的。」

徐氏絮絮叨叨的和虞小怜说了一大堆,就好像是许久不见的亲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