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大战西方十字教(1 / 1)

今天头疼得厉害,夜里睡得迷迷糊糊,只见思维空间里出现一个白衣西方人问我:“你是不是叛教,你说你是不是叛教”;

我迷迷糊糊的被附体控制说了一句:“伪神,你就是个伪神”;

这下好了,说耶稣是伪神,搞得他火冒三丈,导致一场大战爆发,只听见一声:“拿起武器捍卫家园”,原来是“虚靖天师”下令,他调来天兵天将;

我看见平行世界中爆发了一场激战,欧洲神话中的大翅膀飞龙也来了,他们的各路神灵拿着武器冲了过来,道门众神也不甘示弱,神兵神将正面迎敌,一场激战爆发,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非常激烈,道门战胜的战斗意志非常高昂,打得西方十字教丢盔卸甲,急忙撤退,耶稣临走时还放了一个法打在我身上,打得我肚子一整发麻,浑身发抖;

第二天早上我将昨晚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了马师,没想到马师早就知道了;

马师:“师爷查到有一个邪神去西方十字教那里告你叛教,那个邪神跟你身上的附体是好朋友,他怕你修成以后杀了附体,所以去那边说你叛教,挑拨他们来整你,你是不是跟西方十字教有什么瓜葛”

我:“哦确有此事,昨晚的大战就是因附体挑拨导致,邪神把西方十字教引来,然后附体控制我骂他,就这样成功挑起一场战斗,挑拨两教的矛盾,真是太聪明了”;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早年有一个西方十字教的大姐跟我有业务来往,后来经常来我这闲聊,让我跟她们去新教,后来又叫我去和她们做礼拜,好多人坐在一起唱赞歌,然后又听传教士讲故事;

马师:“师爷说你还唱得很大声的,哈哈哈”

我:“唉~~我那时对教派的事情不懂啊,但是我现在选择了道门,只能好好跟他们讲道理了”;

马师:“师爷让我问你,你到底是信天师还是信西方十字教”;

我:“当然是天师了,我也不知道会搞成这样,不想信还不行啊,还带强制性的”

马师:“元始天尊会去西方十字教那边找他们的“主”谈判,如果不买账可能还会继续开战”

我:“好的,希望能化干戈为玉帛”

马师:“我先忙去了,有消息再通知你”

过了一天,我迫不及待的联系马师,希望能听到好消息;

我:“师父,咋样了,元始天尊和他们谈判了吗?”

马师:“天尊已经帮你摆平了,他们不追究你的事情了,看你被附体搞得死去活来,反而很同情你”

我:“太感谢了,对了,那个挑拨离间的邪神跑了吗”

马师:“挑事的邪神被天尊封印了1000年”

我:“哦太好了,这种挑拨离间的就应该严惩不贷,元始天尊对我太好了,感激不尽氨

马师:“你好好修行吧,别给我们找麻烦”;

后来我慢慢明白,在宇宙的法则里,信仰是可以改变的,前提是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因为改变信仰是有代价的,会出现一些教派界的纠纷,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并且坚守正道之心,信仰就可以改变;

教派的扩张都是连哄带骗的,信徒都是一种凑热闹的心态,连信仰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教派之间的差异也不明白,什么是正教什么是邪教都分不清楚,大多数人都是稀里糊涂的成了信徒,在各种活动里打哈哈;

选择信仰也要像挑选商品那样来进行对比,教派的内容,历史,导向,习俗,还要去观察信徒的行为作风,每个教派的书籍教义都会影响信徒的行为和思想,信徒们所造成的社会现象就是教派内容的延伸,有些教派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传播的全是歪理邪说,导致信徒们嘴上仁义道德,心里男盗女娼;选择信仰一定要多方对比慎重决定,因为这会影响人的一生;

到了第二年,我的身体每况愈下,莫名的恐惧,弥漫在我的心里,脚底很痛,平常走路踩到地上都有疼痛感,每天头昏脑涨浑浑噩噩,晚上睡觉时,都害怕就这样一睡不醒,总感觉自己游走在死亡的边缘,想着年幼的女儿,我心理愧疚极了,想着年迈的父母,我埋怨着上天的不公,就这样胆战心惊的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在一个中午,我浑浑噩噩的,目光呆滞,突然,元始天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跟着他来到云端,看着太阳光芒万丈;

元始天尊:“你看,天地玄妙造化之机,人的生死又何足挂齿,生命只是一次历程,历程中的感受才是真谛”

我:“天尊,您的意思是让弟子不要在意自己的生死”

元始天尊:“任何人的生死都不能撼动自然的运行,更何况你呢,不计生死,方可脱离生死”

我:“哦,弟子明白了,不去计较生死,就不会被生与死所束缚;没有了生与死的概念,还有何惧怕”

元始天尊:“好好领悟吧”

我:“谢天尊指点弟子”

说罢,脑子里的仙境已消散,我明白了,贪生怕死让我畏首我畏尾,太过看中自己的得失,太顾着自己,反而这一生会碌碌无为,如果能抛开这些外物,人世间也不再有什么束缚了,所以不去计较生死、得失、荣辱,方可从中解脱,从此将不被外物牵绊、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不畏生死、全心向道;

过了几天,我的身体情况依然没有好转,不过,我已经无所谓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已经不去考虑身体好不好的问题,不再去计较自己的得与失、生与死,然而思想上却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心情也好了很多,人也活得坦坦荡荡;原来所谓的生死、得失才是生命中最大的障碍,这让我想起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