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谁能治蝗,愿以天子之躯拜谢!(1 / 2)

<sript><sript>

杜如晦所言,亦是众多大臣心中所想。

可怕的蝗虫,历来都被认为是天罚之物。

谁又会将草坪上随处可见的蚂蚱与它联系到一起?

若非徐风雷点破其来历,孔颖达的说法恐怕会永远占据主流!

“事实上,要酝酿一场可怕的蝗灾,需要同时满足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

徐风雷把朝会开成了自己的科普小讲堂,朗声道,

“天时,便是干旱!”

“蝗虫喜热,在炎炎夏日里,它们无比的欢快,可以肆无忌惮的上下翻飞,聚拢成群!”

“地利,便是蝗虫繁衍的环境!”

“在炎热少雨的环境下,河床裸露,那一部分湿润的泥土暴露了出来,正是蝗虫产卵的好去处。再加上今冬是个暖冬,未曾降雪将土壤里的虫卵冻死。两相结合之下,便引起了蝗虫的大量繁殖!”

“而人和,便是因为在干旱的季节,草木植被都集中在水流富余的地方,如溪边、湖畔等,这便是让蚂蚱形成了密集繁衍、生长的条件。”

群臣听得入神。

李世民亦是听得极其认真,像是一个乖学生。

徐风雷所说的这些知识,是他们从未听过,也绝不可能在古籍上查询到的!

两仪殿角落里的郎中奋笔疾书,将徐风雷的话语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

这些话,对于大唐,对于子孙后代……都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那么问题来了,蚂蚱如果大规模的聚拢在一起,互相挤压、互相摩擦,会变成什么模样?”

徐风雷举着手中狂躁不安的蚂蚱,指着它道,

“喏,看!”

“就会变成这样,它在朝着蝗虫的方向进化!”

“一旦完成了从蚂蚱向蝗虫的进化,它们也就从独居昆虫转化为了群居昆虫,而曾经它们的天敌。如青蛙、野鸡、野鸭、白鹭等,也再也奈何不得它们!”

“蝗灾,也就此形成。”

“都听明白了吧?”

说罢,他下意识的要去找水杯喝,找了一圈没找到,才突然意识到——

自己不是在东宫教书,而是在两仪殿上朝。

“少师,给。”

一旁太监忙送上一盏清茶,恭声道,

“陛下赐您一杯茶。”

徐风雷眉头一挑,抬头看向李世民。

而李世民此刻,也正将目光转向他,神情之中,充满了赞许之色。

啪!啪!啪!

“好,好,好啊!”

李二鼓掌大赞道,

“少师不愧是少师,果然是见多识广!”

“依朕看,你才担得起‘博士’二字!博闻强识嘛!”

咕咚,咕咚。

徐风雷将清茶一饮而尽,拱手道

“陛下谬赞了。”

“臣不过是平日里善于观察,喜欢思考罢了。”

“天底之下有无数事物,我们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本身也没什么,积极探索便是了。”

“可要是不动脑不用心,便将其归为玄学,引为怪谈,甚至是将种种祸端归罪于一人……那臣,实在是不能苟同。”

孔颖达老脸一红,神色有些尴尬。

徐风雷的科普一出,他的“天人感应论”就被埋进土里,扫进垃圾堆了。

虽然有点不爽,但又没办法反驳……

“说得好!”

李世民赞同道,

“天地万物,皆有其理!”

“观之,察之,用心想之,或许就能体悟其中原理。”

“就比如这蝗虫,便一定是少师通过耐心的观察,反复的思考,才令它彻底的现出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