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京都乱局(四)(2 / 2)

春光艳 未凉 1329 字 4个月前

宝珠看了梅香一眼,梅香便挥了挥手,将众人都遣散了,她自己和宝珠身后的侍卫李克北却仍旧站着不动。</p>

那边的梁子郁也退下了,胡静君也想退下,不想梁子英却忽然抓住了她的手。</p>

原来梁子英表面镇定,心中却十分紧张,见众人都退了下去,她下意识地便抓住了胡静君,宝珠见状,便道:“胡姐姐便陪着梁姑娘吧。”</p>

胡静君已经知情,回不回避都一样,见状也就留了下来。</p>

梁子英又稳了稳神,这才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p>

寿昌伯梁禁本是巡城御史,伯夫人乔氏乃是乔阁老的庶长女,她的弟媳便是忠义伯的三女,也是德妃娘娘的亲妹子。</p>

梁家与乔家,还有忠义伯府,一向站的都是三皇子,自三皇子谋逆逃窜,这三家在京都的日子便不好过,忠义伯家已经被杀的差不多光了,乔阁老前几日也被燕王撸了下来,至今还在天牢之中,梁禁的巡城御史也当不成了,如今赋闲在家。</p>

这是背景。</p>

梁子英身为梁禁的嫡女,自小备受宠爱,她的性子也奇怪,不爱针箧女红,也不喜读书画画,偏喜欢好些旁门杂学,尤其是各地的方言和风物,最得她的欢心,因此是京都会同馆的常客。</p>

会同馆接待四夷之宾,里头的官员各有所长,都精通一方语言和杂学,宝珠记得,当初她在灯会上听了那女人的俚语后,还由哥哥叶青玉带着去会同馆向一位书吏请教过。</p>

“如今京都不太平,爹爹不许我再出门,因此今日我偷偷溜出去,想去会同馆借些南疆地方志,好打发日子,没想到,无意中却听得了一些消息,”梁子英顿了顿才道:“京都有逆王和瓦剌人的细作,就藏在会同馆中。”</p>

宝珠大为吃惊,忙问详情,梁子英便道:“我常去会同馆,与里头的一名老书吏十分相熟,当时得了他的允准,我便去典籍处寻找南疆的地方志,却不想听到两个男子密谋,要杀了城门守卒好迎逆王进京,我,我当时吓傻了,不敢出声,也没敢多听,是以不知这些人的计划详情,也不辨真假,但事关重大,因此来寻王妃娘娘,想请王妃娘娘为了京都百姓,千万多加防范。”</p>

梁家得罪了燕王,是以这么个模棱两可的消息,梁家不敢献给杨道业,但若此消息属实,三皇子回京,梁家岂不是又要得势,为何梁家肯让梁子英来密告这个消息呢?</p>

宝珠沉吟不语,梁子英却极为聪慧,她从景王妃的脸上看出了疑虑,便索性道:“我知道王妃娘娘的顾虑,这个消息其实我最先告知了我爹,我爹初时听闻还有些高兴,但后来听说那细作用的是南疆俚语,且还表明,逆王已于瓦剌人勾结,我爹便大为痛恨,直斥逆王与虎谋皮,这才想来禀给平将军,可平将军遍寻不见,胡姐姐听说此事后,便做主带我才见王妃娘娘,胡姐姐说,如今只有王妃娘娘才是京都的救赎,还请娘娘千万别掉以轻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否则京都危矣。”</p>

宝珠不料梁家姑娘为了取得她的信任,连自家爹爹都卖了,但她这一番举动,实际才真是为了梁家好。</p>

若细作之事属实,梁家便算是立下了大功,等以后论功行赏,梁家便是第一功。</p>

“当初梁家虽走了错路,但梁伯爷心系京都百姓,明辨是非,不失人臣忠义之风,倘若王爷回京,我定当据实已告。梁姑娘,胡姐姐,此事关乎重大,我需得即刻安排,还请两位在王府稍候。”</p>

这也是防范梁家真的耍什么花招,不过胡静君和梁子英都没有异议,梁子英还道:“我识路,又熟悉会同馆,我可以当向导。”</p>

宝珠想了想也觉得可行,若梁子英跟着去,自然事半功倍。</p>

“梁姑娘巾帼不让须眉,如此,便劳烦梁姑娘走一趟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