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需要大量的中低级将校,就让后来者去镇守这些地方。</p>
至于说会不会在外面独立?</p>
这不是闹呢吗?</p>
大明世袭武职最高就是卫指挥使,一个卫顶多也就五千六百人,指望这点人自立?</p>
同时,自己还可以,赐予这些新的军事小贵族以土地,让他们去南洋等地方当个小地主。</p>
身上有官职,手里有土地,还有朝廷给予的荣誉。</p>
相信,可以极大的,鼓舞军中将士们的士气。</p>
等到了将来,随着通信手段和交通手段的进一步发展,朝廷中枢,对偏远地方的控制力,也会进一步的加强。</p>
至于等到更遥远的将来,这些人会不会成为新的负担。</p>
那就是百年之后的事了。</p>
将自己的想法,都落实到纸面上后,朱由检放下手里的毛笔,轻轻吹了吹上面的墨迹,转头对方正化吩咐道:“将这东西收起来,随朕去一趟文渊阁。”</p>
“是,皇爷。”</p>
方正化上前几步,将之珍而重之的收好。</p>
而与此同时。</p>
文渊阁。</p>
内阁的诸位辅臣回来后,各自落座。</p>
温体仁第一个开口道:“诸位,关于国朝世袭武职的问题,可有什么好的安置手段?”</p>
孙承宗毕竟对兵事要更了解一些,面色凝重的捋了捋长须,轻叹一声道:“唉,这些人还真不好处置,要说既然军户都不存在了,那这些人也自当没有保留的必要。”</p>
“但毕竟是功臣之后,朝廷也不能太过苛待了,更何况陛下那里恐怕也不会同意,取消世袭武官。”</p>
施鳯来在旁道:“之前的时候,那些人想要袭职,也是需要兵部考核的,索性就给他们个官职挂在那里,朝廷花钱养着他们罢了。”</p>
郭允厚一听就皱起了眉头。</p>
“施阁老好大的手笔,你可知大明有多少世袭武官,这么多人养起来,银子谁出?户部可是没有这么多钱粮。”</p>
“好嘛,陛下好不容易把各地宗室打发出去,你一张嘴,又给大明弄出来一大批只吃不拉的爷。”</p>
前半句还好,后半句,郭允厚明显是带着情绪了。</p>
施鳯来闻言,当即不干了:“郭老抠,你我是在讨论军国大事,什么只吃不拉,什么爷,简直是有辱斯文!”</p>
“好了,两位都少说两句吧。”</p>
温体仁赶紧打圆场。</p>
徐光启若有所思道:“施阁老说得也有道理。”</p>
郭允厚脸色一沉,正欲说话,就听温体仁道:“先听子先说完。”</p>
见首辅都这么说,郭允厚也只得先闭嘴。</p>
徐光启接着道:“首辅,诸位,施阁老刚才说,可以将那些人给挂起来,只领俸禄,不安排职事,徐某以为这样也不是不可以。”</p>
(/86824/86824478/17310557.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