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户部的收益(2 / 2)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p>

“免礼。”</p>

朱由检抬手虚扶。</p>

待其起身,朱由检开口问道:“户部那边关于崇祯四年的开支预算送过来了?”</p>

“回陛下,崇祯四年的开支预算,已经造册,还请陛下预览。”</p>

说着,毕自严双手呈上一份厚厚的账簿。</p>

方正化接过来后,躬身放在了朱由检面前的桌案上。</p>

待朱由检粗略的看过之后,不由倒吸一口凉气。</p>

“山东和登莱的预算为什么这么高?竟然高达五百万枚银元?”</p>

“郭老抠和内阁竟然还准了?”</p>

毕自严开口解释道:“陛下,山东和登莱打算修建一条贯穿两地的道路。”</p>

“随着登州市舶司往来的海船越来越多,现有的道路已经满足不了商户们的需求。”</p>

“登莱巡抚丁魁楚和山东布政使沟通后,决定修建一条从登莱到临清的道路,这样一来,登州那边就可以和运河连接起来,节省时间和路上的消耗。”</p>

“户部和内阁经过商议后,也一致认为,朝廷应当修建这条道路。”</p>

“一是可以促进山东和登莱的商业,二是可以加强朝廷对朝鲜和辽东的掌控力。”</p>

毕自严来之前显然是做过功课了,京里郭允厚和温体仁他们,也一定和他进行过沟通,现在只是用毕自严的嘴,转述他们的意思。</p>

朱由检听后,微微颔首道:“不错,要想富先修路,看来山东和登莱的地方官是找到诀窍了。”</p>

“只是,这么大一笔开支户部有能力支应吗?”</p>

“陛下,后面有崇祯三年户部的结余情况汇总。”</p>

朱由检直接将账簿翻到最后边,定睛一瞧,也是忍不住嘴角上扬。</p>

毕自严也开口为朱由检介绍起户部现在的情况。</p>

“陛下,随着各地市舶司步入正轨,收取的海关关税也是与日俱增,到崇祯三年底,这笔收益就已经高达五百万枚银元。”</p>

“而随着大明海贸的兴盛,以及朝廷取消对商户的种种限制,各地的商贾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来。”</p>

“现在除了京城的大榷场外,保定府、宣大、济南府、临清、登莱、天津等地也都建起了专供大宗交易的榷场。”</p>

“户部单是从各地榷场收取的商税也有近两百万银元。”</p>

“还有就是牛金星那边,每月也有两万多银元进项。”</p>

“除去这些,还有京城以及各地的工坊,这些工坊单是崇祯三年一年,就为朝廷带来了三百万银元的税收。”</p>

“林林总总加起来,户部只是从这些关税和商税上,就收取了高达千万枚银元的收益。”</p>

“加上原本的田税、茶税、盐税等其他税收,再减去户部去年一年的开支,虽然朝廷在去岁,对辽东和奴儿干都司大规模用兵,但户部的太仓里,还结余五百万多万银元。”</p>

“这笔银元足够支付这条道路的先期投入了。”</p>

毕自严说的时候,朱由检听的连连点头。</p>

最后,他开口问道:“毕卿,你是不是漏了一项?”</p>

毕自严心知肚明,有些尴尬道:“回陛下,还有就是银行的收益。”</p>

“自银行建立以来,拢共收益七百万银元。”</p>

朱由检笑道:“这笔银子还没有入户部的账吧?”</p>

(/86824/86824478/1343141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