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孝陵卫抵达苏州(1 / 2)

霍忠兴有些奇怪的看了眼李应,又赶紧回道:“现在城里这些工坊都传遍了,朝廷要对苏州所有织机收税,锦衣卫就是来打前站的,所以各家纺织工坊的东家,都坐不住了。”</p>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停下自己的买卖,让那些织工去围堵锦衣卫,每天还按照上工算工钱。”</p>

霍忠兴的话说完后,李应下意识的反驳道:“满嘴胡沁,谁说要朝廷要对……”</p>

话还没说完,李应自己就停下了。</p>

他看向霍忠兴,沉声问道:“这个消息是什么时候传出来的?”</p>

“就是这两三天吧,卑职也不是很清楚。”</p>

李应的面色变得有些凝重起来。</p>

苏杭等地征收纺织税,是按织机的数量来征收的。</p>

举个例子,你家有一架织机,那就每年要向朝廷缴纳三钱银子的赋税,十架织机就是三两白银,一百架织机就是三十两白银。</p>

这个税收比例高吗?</p>

一点都不高,一架织机的造价在这个时期也就二两多白银,一件成品的利润却是高达五两多,接近六两白银。</p>

就算是加上每件成品,需要缴纳的三分税银,这个征收比例也已经是很低了。</p>

但就是这样的税收比例,大明朝廷依旧是收取不上来。</p>

前文提到过的万历二十九年的苏州民变,就是因为苏州当地的纺织工坊,织户们不愿意缴纳这笔税银,才爆发的。</p>

李应既然被安排在苏州,担任苏州织造提督太监,自然不是傻子。</p>

只是一想就明白了,这后面定是有人在暗中煽动,就是想要再现万历和天启年间的旧事。</p>

见他脸色阴晴不定,站在那里半晌不说话,霍忠兴小心翼翼的问道:“公公,您这是……?”</p>

“咱家没事。”</p>

“要不公公去公廨稍座,休息休息?”</p>

“不必了,咱家还要去印染局和其他工坊看看,甲子号工坊就交给你了。”</p>

李应面色严肃的对霍忠兴叮嘱了一句。</p>

后者也感激表态道:“公公放心,卑职定不会耽误了差事。”</p>

李应点了点头,就转身向着工坊外走去,霍忠兴赶紧跟了上去,想要将之送出门。</p>

但李应却忽然停下了脚步,霍忠兴差点撞到他的身上。</p>

转头看向有些慌乱的霍忠兴,李应再次吩咐道:“现在街面上不安稳,工坊这边要安抚好工匠们。”</p>

“告诉他们,所有织工们的月俸,上涨五成。”</p>

霍忠兴闻言,猛地抬头看向李应,满脸都是不可置信。</p>

李应沉声道:“前因后果,咱家会向皇爷秉奏的,相比织造局的利润,这些钱粮也不算太多。”</p>

“卑职代织工们多谢公公!”</p>

霍忠兴一提衣袍下摆,跪在了地上。</p>

“行了,去忙你的吧。”</p>

说完后,李应这才快步离开。</p>

用了大半天的功夫,李应才算是将织造局所属的官营工坊,都大体的走了一遍。</p>

重新回到织造署衙门,李应这才算是松了口气。</p>

“小崽子,给咱家准备笔墨。”</p>

“是,干爹。”</p>

小太监躬身应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