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给女孩们打过招呼,宋英去梧桐村接宋元。</p>
等她回来,绕到松林坡,背着一背篓柴禾下山时,听见村口方向传来李氏的声音,“不用着急,夏税得六月初才收。”</p>
老村长摇着蒲扇,追问道:“李大姐,这消息准不准哟,你是听谁说的?”</p>
作为村长,他才是最着急的,这两日村民们遇见他就问交夏税日子,原想着过两日,若里长还未通知下来,他就亲自去一趟城里,到申明亭看看。</p>
“怎么不准,这是从申明亭上看到的。我家最后收的菜瓜子地的麦子,全发霉了,愁得我整宿整宿睡不着。</p>
这不,天一放晴,我就赶紧抓了两只鸭子去城里卖,顺道去申明亭碰碰运气。</p>
可惜,一个人也没有,正当我觉得白跑一趟时,我家英娃却认出了告示上的内容,上面说六月初交夏税。”</p>
说到这儿,她就停下了。</p>
村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均是错愕:“宋英认识字?”</p>
“李婶子,你是不是说错了,是你家宋天认出来的吧。”</p>
“不是,我那天就带了我家英娃去,她算账好。”</p>
村民们人都傻了,“不是,婶子,你家什么时候送宋英去学堂了?她不是每日都在干活吗?”</p>
“没有,送元娃去学堂,一大家子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活,哪有闲钱送女娃去学堂。”李氏笑眯眯,“这不元娃去学堂了嘛,我担心他像天娃一样,念了三年书,啥也没学到。</p>
回家就让英娃盯着他温习课业,没想到,她看得多了,自己就会认。”</p>
“自己看就能会?”村民们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自从梧桐村有了社学,附近稍微有点家底的,都将男孩送去念几年书。</p>
不求他们考中秀才,光宗耀祖,能认得几个字,不至于成为个睁眼瞎子就成。</p>
尽管要求如此之低,不少孩子还是跟宋天一样,学了几年,认识的字也不多,一个告示都看不明白。</p>
要是看都能学会,他们还花学费送孩子上学做什么,直接去社学外偷看就成了。</p>
李氏扫了眼众人,特别是坐在最边上的陈氏,“你们知道的,她从小记忆力就好,后来我就让元娃每日下学后,都将课上学会的字教他姐姐认,就当温习课业了。</p>
本来还担心会不会耽误元娃太多时间,没想到英娃争气,教一遍就会了,元娃有时候学了前面忘了后面,她还能提醒,不用经常麻烦子良那孩子。”</p>
说到‘争气’二字,她又望了眼陈氏,语气还咬得十分重。</p>
陈氏心知,李氏这是还在为上次自家大嫂影射宋英想学认字不安分生气呢。</p>
她心里怄得不行,明明这事儿跟她家一点关系也没有,偏偏她大嫂是寡妇,除了家附近菜园子里的活,其余都是他们夫妇帮忙干。</p>
(/58676/58676316/1010087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