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兵力与西南相当,若效仿李裕忠叛乱,你去平息,还是朕亲自出征?”</p>
“阿敏奏折中的威胁之意,难道你们未察觉?”</p>
女帝严厉斥责。</p>
若真能置之不理,何必召集众人商议?</p>
阿敏奏折中的威胁,众人岂会视而不见。</p>
“陛下,不如先拨今年的军饷和粮草,以稳定局势。”</p>
“待西北战事结束,再集中力量对付阿敏。”</p>
“既然已平定了李裕忠,对付阿敏亦不在话下。”</p>
朱天章硬着头皮建议。</p>
“若予粮饷,岂不是自打脸皮,令朝廷蒙羞?”</p>
“且不说巨额银两从何而来。”</p>
女帝对朱天章毫不留情。</p>
“杨宇轩,作为兵部尚书,你有何看法?”</p>
“回陛下,阿敏此举明显是在挑衅。”</p>
“臣建议派遣张定天率领归顺的西南军迅速出击,即便无法取胜,也能削弱阿敏实力。”</p>
“随后动员各地总兵合力剿灭。”</p>
“如此不仅可消除隐患,还能震慑其他诸侯。”</p>
“此危机实为转机。”</p>
杨宇轩恭敬作答,策略显得深思熟虑。</p>
虽然表面上看似合理,但在场者都明白,杨宇轩另有算盘。</p>
西南叛军由翟宁招降,按理说应该听从兵部尚书杨宇轩的调遣,然而,杨宇轩心里盘算着利用这些降军去对付东北军,不论哪方伤亡,对他来说都是好事。</p>
他打算将这二十万降军分散开来,并从中选拔亲信,以巩固自己的势力,可是,女帝没有给他这个机会。</p>
女帝直接下令:“杨大人,你可带领这二十万降军,明日即刻前往关外,平定东北王。”听到这话,杨宇轩脸色大变,连忙跪倒磕头,心中虽有千般不愿,却不敢违抗圣命。</p>
他本是文官出身,身体早已被酒色掏空,真要上战场,只怕还没到东北,就已病倒。</p>
女帝冷冷地扫视了一圈,转向韩岱与卢鸿:“如今国库紧张,西北战事未平,若再开辟东线,军饷恐难以为继。”</p>
韩岱拱手答道:“陛下,银两之事确实棘手,需寻找妥善之策。”</p>
卢鸿补充道:“同时应对两方敌人,对朝廷极为不利,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p>
女帝闻言,眉头紧锁:“那你们倒是给朕出个主意!”</p>
正当众臣面面相觑,难以作答之时,一名太监入内禀报:“陛下,公主殿下在外求见。”</p>
“清月?她来此何事?”女帝疑惑地问道,随即下令让公主入内。</p>
清月公主步入殿中,行礼后直奔主题:“陛下,您是否正因东北撤藩之事烦恼?不知是否有解决之道?”</p>
“我这儿有人。”清月公主昂首说道。</p>
(/17904/17904574/1010059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