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大家以为,秋天吃完还有冬天,冬天过后还能过年,来年春天还能接着吃。”</p>
“如果朝廷的粥铺永远开着,大家就能一直吃下去。”</p>
“但这样,救灾就失去了意义。”</p>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想吃粥吃窝头没问题,但不能无所事事地等着。”</p>
“从今天下午起,这里的粥铺将关闭。”</p>
“不过我可以保证,每个人都能领到一升小米和五个窝头。”</p>
翟宁站在高台上,大声宣布。</p>
话音刚落,台下的灾民立刻沸腾了。</p>
“什么?”</p>
“咱们在这儿吃了这么久,你把粥厂拆了,我们吃什么?”</p>
“不行,粥厂不能拆,它可是我们灾民的命根子……”</p>
“谁要是敢拆粥厂,我和他没完……”</p>
“大人,您怎么能这样做,您还有没有良心?”</p>
“您要是断了我们的生路,我们就让您不得安宁……”</p>
灾民原本也是普通的百姓,但久而久之,他们开始把官府提供的救济当作了自己的权利。</p>
就像现代的商家,习惯将店铺前的公共空间视为私有,有的餐馆甚至霸占门前的停车位,不允许非顾客停车。</p>
这种“主人翁”的心态,似乎早已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现在,这粥厂成了他们眼中的私产,官府若是要拆除,岂不是要征得他们的同意?</p>
人群里不仅有人出言不逊,更有甚者准备动手,四十余万的灾民,一旦发生暴动,后果不堪设想。</p>
这时,大将军张定天与曹国忠迅速登台,站在翟宁两侧保护他,外面的军队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镇压任何骚乱。</p>
“各位乡亲,你们让一让。”翟宁镇定自若,向前迈出一步,“本官救灾是为了帮助灾民,而非纵容刁民。”</p>
“有句话虽不太文雅,但我不得不说,那就是‘吃食的人反而吓住了供应食物的人’。”</p>
“现在我明确告知大家,粥厂即刻关闭。”</p>
“之前承诺的一升小米减为半升,五个窝头改为一个。”</p>
“想要的留下,不愿意的请离开。”</p>
“本官从不惯刁民的毛病。”</p>
“立即执行。”</p>
翟宁的话音刚落,灾民们一时愣住,不再言语,原本以为能通过所谓的“主人翁”精神争取到更多好处,没想到反而可能失去现有的救助,这分明是一位好官,为何态度骤变?</p>
“大……大人,我们今天还没吃饭呢……”</p>
“大人,求求您别生气,让我们先吃点东西吧……”</p>
看到翟宁的态度如此坚决,有人开始退缩,翟宁冷哼一声,转身离去,随着官府人员开始拆除粥棚,现场响起一片哭诉声。</p>
“大人,这就不给了吗?”</p>
“这也太过分了吧……”</p>
汪朝宗走到翟宁身旁轻声询问,翟宁回答:“必须让他们明白,官府的援助是为了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而不是养活懒人。”</p>
“你秘密传播消息,说陈仓、潼关、鹤城、驼城等地将设立新的粥厂。”</p>
“他们必然会跟随前往,届时想吃粥、吃窝头,就得参与修筑运河的工作。”</p>
汪朝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翟宁计划将这些灾民引导至关中地区修建水渠,尽管这个提议早有讨论,但如此迅速实施,仍让人感到意外。</p>
不然的话,按现在的规矩,知府要先向巡抚汇报,巡抚得空时才看报告,这一来一回可能就拖上一个月。</p>
(/17904/17904574/10100497.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