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解甲(1 / 2)

乱隋唐 未济 941 字 4个月前

杨林脸色一直难看的很,直到秦蒙说出了局势并未失控,才稍稍好了些。</p>

秦蒙也不敢藏着掖着了,把自己根据事实分析得出的结论,一一告知了杨林。</p>

最后,秦蒙说道:“义父,圣上其实是很敏锐的。前北周何其盛也,最终落得少主继承大统,无力统御天下,禅让我主陛下。依孩儿浅薄揣测,圣上目前忧权臣甚于储君之争。这个时候,谁若是站队太子或是晋王阵营,都有左右朝堂而难驭之之患,为长久计,长痛不如短痛。”</p>

杨林把眼睛转向了秦蒙,以异样的目光看着他。</p>

“也就是说,你不想帮扶太子了?”</p>

“不是不帮,而是需要先做件事情再帮。”</p>

“何事?”</p>

“义父,太平盛世,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非独孩儿,义父,义父……只恐也要解甲,急流勇退了。”</p>

杨林脸色变了几下,一招手道:“蒙儿,过来。”</p>

秦蒙赶紧走到了杨林近前,垂首听训。</p>

杨林一只大手,轻轻放到了秦蒙头上,就像是抚摸幼小的孩童一般摩挲。</p>

“好孩子,难得你有这样的想法。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听起来让人感觉有些凄凉,但,这何尝不是有利于国家社稷呢?好,明日早朝,咱们父子一起上殿,交出这劳什子兵权就是。”</p>

秦蒙连连称是,服侍杨林去休息。</p>

也许,杨丽华的话是对的,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p>

但是,熟知大隋历史的秦蒙更是知道,因为杨广夺储,牵连甚广,很多人不明就里,有些人在杨坚时代就被清算了,还有些没被清算的,到了杨广那里,一样被彻底秋后算账了。</p>

秦蒙本是可以搭上杨广这个顺风车的,但一来,杨林老爷子古板,认为人臣就应该恪守礼法,遵嫡长子为储君,自然而然应该尽忠守义。</p>

若是跟二皇子勾搭,掀翻正牌嫡长子,在杨林看来,那就是大逆不道。</p>

二来,秦蒙是知道跟杨广走得太近是什么下场的。</p>

现在的越国公,以后的越王杨素,那可是杨广的铁杆,可以说为杨广的夺储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最后怎样?</p>

秦蒙可不想落到那个下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