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内疚(2 / 2)

搞到最后,厂公赵大头不得不亲自出面调停。他在西山玻璃厂的大门口,站在了一辆骡车上,看着下面人山人海的众人。</p>

“大家不要吵,听我说!”</p>

厂公都出来了,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这些商人们把目光都投向了赵大头,有人又开始在暗暗担心。这个时候,玻璃厂会不会又要涨价。</p>

直到众人都安静下来,赵大头才开口说道:“本督奉太子殿下口谕,自即日起,西山玻璃厂出厂的玻璃。三尺见方,筷子厚度的玻璃,一律按照五十文钱一张。且,永不涨价!”</p>

永不涨价?</p>

商人们登时震惊了,要知道,这话可是出自太子爷之口。</p>

皇帝可都是千金一诺的,说出去的话形同金口玉言。一旦朝令夕改,就会有人质疑皇权,皇家的脸面荡然无存。</p>

身为一个太子其实也是一样,太子说出的话也是不能朝令夕改的。永不涨价,既然太子说了,那就一定会履行承诺。</p>

从三两银子,也就是三千文钱一下子跌到了五十文。且从今而后,这玻璃就是这个价格了。</p>

这已经是个亲民的价格,低到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了。只是,这玻璃难道不需要成本的么。</p>

只是听说,这玻璃是沙子做出来的。可终究是没有多少人相信,沙子怎么可能变成玻璃。但从目前这么低的价格来看,也就出了沙子做原材料,不然不会如此低廉。</p>

赵大头宣布完朱兴明的旨意,商人们就疯了。</p>

接下来就是争先恐后的哄抢,西山的存货,不但卖了个精光,订单一下子也排到了半年后。</p>

商人们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儿,他们深知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大。尤其是,这么低的价格,形同白菜价。</p>

聪明的商人,眼光当然不会仅限于北京城。西山玻璃厂这这点货,根本就不够北京城消化的,涨价是早晚的事。</p>

批发价不变,就代表着以后的利润会更高。把这些玻璃,运到江南、湖广、四川、福建,还不得大赚特赚。</p>

虽说是世道不太平,有些地方去不得。可重利之下,没有商人不敢干的事。</p>

西山的玻璃被哄抢一空,国丈周奎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他最近飘得很,就连手里茶壶中,泡着的都是西湖龙井了。</p>

朱兴明安顿好西山事宜,就带着手下随从回了京城。这次,他还要继续薅羊毛。</p>

所谓的羊毛,自然是他的好姥爷,国丈周奎。</p>

朱兴明,没有什么好内疚的。</p>

(/28961/28961015/1010060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