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古代养马,这么难(一更)(1 / 2)

三百万两!

朱允炆看着宋晟,一脸无语,让你去养一两万战马,不是让你去养几十万大头兵,凭什么要这么多钱?

宋晟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文书。

朱允炆接过文书,仔细看去,这才发现眼前是一个无底洞,而自己正在往这个无底洞里面跳……

养马,难吗?

不就是弄点草,跟养牛、养猪差不多嘛。

这是朱允炆最初的认识,然而,却是一个大错特错的认识。

宋晟的文书,彻底打碎了朱允炆对养马问题的认识,也终于明白过来,弼马温那个官虽然不大,但很可能是很有钱,很有权,很风光的一个官……

大明缺战马,不少朝代都缺战马,想尽办法弄马政,但真正有起色的却不多,究其原因,只有一个:

养马难,难于养七个娃。

认为养马简单的,都是天真的想当然。如果养马只是弄个马厩,一天伺候草料就够了,那这马或许能活着,但基本也废了。

首先,养马需要马厩。

马厩的位置不是随便选择的,空间大小,温度状况,光线状况,空气流通与否,地面起伏度,周围环境,排水设施,这都需要考虑。

其次,马很娇贵,需要精心照料。

这里的娇贵,指的是马的肠胃,而非皮囊。

精心到什么程度……

贾思勰在《齐名要术》中就曾介绍了饲养马匹的技术:“食有兰刍,饮有三时”。

明代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三饮三喂”的饮饲方法,包括什么时候少喝水,什么时候喝一点水,什么时候喝饱水,都有规定,不是说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去喂,也不是每次都让马匹喝饱的。

在饲料选用上,更需要用心,春夏需选择性清凉的饲料,如大麦或苦蒿、绿豆、豌豆、黑豆、红豆……秋冬需要熟料,煮豆以助其温……

对了,你吃三顿饭,马也是要吃三顿饭的,如果马匹瘦不起膘,还得多用精选的豆子喂养。

吃喝的问题解决了,还需要解决放牧的问题,春天需要到山野跑,还需要喂点猪胆汁,让其有精神,夏天还需要到河边洗澡,不能中暑,秋天需要“净除厩污,熏燥蚊虹”,冬天也得注意别太冷了。

对了,如果是怀孕马,更需要精心照料,先须吃草,后方可饮水,不许喂养乔麦秸,黍琅、杂粮,需要吃好的,每日安排人照料……

一天还要带马跑二三十里,以锻炼其脚力。这样一看,这不是照顾马,这是照顾妈宝啊。

其三,养马花销是真的大。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不说人工成本,就说吃的成本,就不是谁能轻易承受得起的。以豆类、麸皮、谷物杂粮为主的精饲料,以草类为主的粗饲料,还得补充一些矿物,比如盐……

按照宋朝的相关数据,一匹马一年消耗的草料大致是二十五石,换算到明代,差不多二十三石,折合三千四百五十斤,平均一天一匹马的草料就需要十斤了,这还只是草料,另外也需要喂精饲料,一天也需要五斤左右,结合物价,一年一匹马仅仅是吃饭的花销就需八两银子。

一匹马一年八两,一万匹就是八万两,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各类花费,少说也得十几万两。另外,太仆寺也需要发工钱的,照顾那么多战马,需要的马户也不是一两个,而是数以百计,这些人也需要领工资过日子。

到无论如何,算来算去,一年顶破天也用不了五十万两。

朱允炆很是不解,宋晟不是大老粗,基本的数学问题还是弄得清楚,这上面也罗列了相应花销,凭空多要二百五十万两,不像是他的风格。

果然,宋晟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皇上,首年兴建甘肃山丹马场并不需要耗费如此巨大,然这三百两乃是五年所用,臣现在提出,怕的是未来五年朝廷削减马场费用,难以为继,无法有成。”

朱允炆释然了。

原来宋晟搞出来一个五年规划,却只提了一口价,他想要的是一个持续的保障,将马场钱粮作为专业款,每年户部分配财政的时候,先把这部分单列出来,别被其他部门给分走了。

五年三百万两,一年合六十万两,依旧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朱允炆在皇宫里面又是乾坤大挪移,又是耍阴谋使坏,才赚几个钱。

皇上的私房钱还不足以养一个马场,和后世某些富豪养海参队一比,当皇上还是个寒酸的……

“这些钱粮,还是颇多啊。”

朱允炆很是为难。

虽然今年财政收入不错,但明年的花销依旧不少,会通河还必须疏浚下去,混凝土道路也需要加快速度,二炮局、龙江船厂、清江造船厂都需要钱,新军之策的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将北部边疆戍边重镇守军纳入其中,而这每扩大一次,就会比往年多支出数十万两。

虽然五军都督府通过清查的方式,让各地卫所(除北平附近)军屯得到了巩固,有些地方甚至军屯的田亩还得到了增长,供养了大部分军士,但依靠军屯的军制不具备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