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认为,大明需要给这个世界立下规矩,而这些规矩的第一条就是:
绝对不能招惹大明。
中山国国王武宁藐视大明,不顾大明警告与军民情感,窝藏大明的敌人陈祖义海贼团,当以绝对武力摧毁之。
朱允炆看着担忧的铁铉、解缙等人,厉声说:“若不灭中山国,不灭陈祖义,他日定有其他藩属国为罪犯、海贼提供容身之地,避罪之所!此端一开,后患无穷,朕以中山国之亡,为其他藩属国打造前车之鉴,告诫他们,大明天威,顺则兴,逆则死!”
徐辉祖精神一振,这股豪情壮志令人震动、自豪!
大明如此强大,收拾一个个小小的敌人,还需要顾忌藩属国的想法?他们若是想一起反对大明,那就让他们一起来吧,大明什么时候怕过南蛮?
遍数史书,从皇帝开始算起,就没有一个南蛮能欺负中原王朝的,他们若是想入非非,大明不介意让南洋诸国物是人非!
杨荣脑海之中出现了????????????????大琉球岛的舆图,看向朱允炆的目光有些敬畏,朱允炆的目标恐怕不止是中山国那么简单。
大琉球岛上有中山三国,而在这三国之外,还有一连串岛屿分自东北向西南延展,在西南方向与小琉球国隔海相望,在东北方向与倭国隔海相望。
打下中山国,意味着大明水师的力量将深入到东海之中,向南可以封锁小琉球岛的出路,向北可以截断倭国南下之路。
小琉球岛已经不需要考虑了,这个地方已经摆在了大明的舆图之上,势必是要拿回来的。等大明水师控制了大琉球岛、小琉球岛,那下一个目标是哪里?
东海之中,唯倭国一地非是大明藩属,也非是大明友邦。
杨荣深吸了一口气,朱允炆下了如此一盘大棋,其目标恐怕并不是什么中山国,大小琉球岛,而是倭国,不,是整个东海,整个东部海域!
对马岛与壹岐岛之战,只是一个前奏,一次试探,或者说是一场提前的序曲,真正的战争在背后,在不远的将来!
杨荣第一次感觉到朱允炆的局是何等的巨大,也明白了他为何一直都在推动东北战略,甚至不惜抽调京军三万,前往东北戍边!
相对于西疆省的建设,相对于福建省的问题,东北问题显得悄无声息,可就是这种不动声色的举动,正在一步步推动棋局,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与封锁。
对于朱允炆的布置与安排,绝不能只看一地,看他布置福建,他可能是在思考小琉球岛,说他要打大琉球岛,实则可能是封锁倭国,说他在布局东北,控制女真,谁又能保证他不是在寻找另一条路控制东北之外的鲸海!
杨荣算是服帖了,低下了头。
只看一域,只谋一地,非是帝王之才,真正的帝王,应该是统筹局,谋划长远的,洪武爷如此,建文皇帝亦是如此!
两代有为君主,大明子民何其幸运!
杨士奇所思考的与杨荣不同,朱允炆摆明了是想借陈祖义来解决中山国,可解决了中山国之后呢?
如果扶持一个新的国王尚还好说,影响有限,若是直接占据中山国,将其领土纳入大明版图,那山南、山北两国又该怎么办?
要知道,山南、山北可没有得罪大明,山南国国王汪应祖还给大明通风报信,请求援兵,你总不能杀顺手了,把汪应祖也给干掉,然后找一个“不小心刀路过了下”的话搪塞过去吧?
杨士奇是支持干掉武宁的,这个家伙残暴不仁,对待自己的百姓很是残忍,不适合当一个国王,死了也没什么,但大明毕竟是礼仪之邦,不能将战事进一步扩大,直接占了大琉球三国地盘。
杨士奇思虑再三,终还是没有进言。
这种事还是不说的好,说出来,真要发生了,朱允炆还得找一层牛皮,扯个谎遮盖下,对彼此都没好处。
解缙虽然也担忧此番行动的后果,但对比忤逆朱允炆后果,孰轻孰重很清楚,干脆就拥护了朱允炆的决定:“细思之下,为避免其他藩????????????????属国违背大明旨意,收留乱臣贼子,当拿中山国立威以绝海贼,护佑航道。”
铁铉看了一眼解缙,什么护佑航道的理由实在是有失水准,南来北往的商船,谁会跑到大琉球岛一带去?他们更多是沿着大明海岸线前进,而不是远离大陆深入到东海数百里。但反对又如何,朱允炆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收拾掉中山国与陈祖义了。
朱允炆的意志没有动摇,筹划多年的棋局终于要收官,没有任何人、任何理由能反对这一场战争。
那些牺牲了的人,那些即将牺牲的人,那些该死与不该死的人,都只是为了大明的版图更为完整,给后世留一个巨大的跳板,可以向外更远的探索,可以更好的抵御可能出现的敌人。
无论是从扫清敌人,消除危患,还是从发展战略,岛链拱卫,这些地盘都必须归入大明,趁着大明国力强盛的当下,趁着大明能战敢战军士众多。
朱允炆看过众人,坚定地说:“拟旨至福建太平港,告知李坚、陈挥等水师诸将,转战大琉球岛,灭中山国,杀陈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