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京师渐凉。
朱允炆亲手操作着新式火铳,将子弹压入,瞄准五十步外的靶子,随后是一阵震耳的声响,靶子的边缘处出现了一个小洞。
陶增光看到这一幕,不得不改变腹稿,什么神枪手、百步穿杨之类的称赞是用不上了,只好夸赞道:“皇上这端火铳的姿态透着一股子英气啊。”
胡元澄、封善等连连点头,总不能说靶子站偏了吧。
朱允炆无奈地看着手中的火铳,它与后世自己把玩过的猎枪已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猎枪是散弹,而手里的火铳则是子弹。
陶增光、胡元澄等人是优秀的,他们凭借着一份草图,实现了子弹的制造,只不过这种子弹与后世子弹差别有些大。
底火的设计存在缺陷,十个之中有两三个是哑火的,加上制作难以批量化制作,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大量供应。
另外射程上也有所不足,有效射杀距离只有一百五十步。一百八十步外,厚点的皮甲都可以挡住。
即便如此,朱允炆依旧满意,至少子弹的出现,为精准狙杀带来了可能,这东西不像弓箭那样容易发现,武艺高强的可以躲开箭,想要躲开子弹,那估计得先成为火云邪神一般的人物。
“分开制造,提高产量吧。”
朱允炆认可了新式火铳。
陶增光从房间里拿出一个木箱子,轻轻放在朱允炆面前,打开了说:“这是专门为皇上打造的小小型火铳。”
朱允炆看着箱子里的长柄“手枪”,挥退汤不平,弯腰取出了手枪,制式与后世无异,只不过弹夹是不存在的。箱子里还有二十枚小型的适配子弹。
陶增光小心地说:“皇上,这把小型火铳经过一百次测试,并无问题,只不过子弹击发的成功率稍低,且射程十分有限。”
朱允炆拉动扳机部分,取来一枚子弹放入其中,抬手指向木靶,轰地一声,后挫力稍大,这一次子弹射过了靶心。
取出弹壳,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汤不平:“这东西就暂交你来保管。”
汤不平有些错愕,自己善刀、飞镖,不善火铳。
朱允炆看出了汤不平的疑惑,补充了句:“不是给你用的,让你随行给朕带着。”
汤不平连忙答应。
朱允炆看向胡元澄:“骑炮兵营对你们的肩抗虎蹲炮、三眼火铳很感兴趣,燕王正在与兵部、五军都督府进行最后的商议,不过在朕看来,这可能是骑炮兵营的主装备了。”
胡元澄有些忧虑:“皇上,肩抗虎蹲炮尚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虎蹲炮发射时需要打地钉,以确保发射稳定与安。可肩抗虎蹲炮有着强大的后挫力,若控制不好,可以将骑兵直接从马上反震下去,而且肩抗发射的精度不足……”
朱允炆摆了摆手:“怕反震,就解决反震的问题,若抵消不了,就给军士肩膀处加上防震护垫,至于精度,都已经成骑炮兵营了,几千枚肩抗虎蹲炮发射还需要什么精度。”
胡元澄瞪大双眼,这,这也可以?
陶增光连连点头,只要发射足够密集,有点误差也没什么,这玩意本身就不是靠精准度杀敌的,尤其是面对敌人厚实与密集的战阵时。
“一旦骑炮兵营那里确定所需,二炮局优先供给。”
朱允炆想要骑炮兵营早点形成战力,以推动下一步的卫所调整与裁军。
随着军队火器化、单兵作战能力提升,边防城关、重镇配置神机炮到位,外敌威胁已开始弱化。而庞大的卫所与军队数量,开始成为朝廷的负担。
新军之策,需要淘弱存强。
内地不必要的卫所,可以再一次合并与调整。一些卫可以精简为所,一些所可以直接取消。
在混凝土道路畅通的江南诸地,并不需要太多卫所军士压阵地方,千余名拥有火器的军士,完可以镇得住地方,实在不行,京师可以随时出兵,路通,又有相对充裕的战马,还怕京师附近不安稳不成?
还有给朱五四等人看坟,不需要一个卫的军士,修改为所就足够了,他们又不是朱元璋。再说了,凤阳有卫呢,有人打扰朱五四睡觉,完可以让他们长眠。
朱允炆已经命令五军都督府盘查军籍,核对天下兵马数量,为后续军队的优化提供支持。同时命令兵仗局、科技局、二炮局,加大火器制造,将刺刀火铳转移至边防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