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取十二个状元,也叫状元?(2 / 2)

“如此下去,将会出现南重北轻的情况。”</p>

这的确是原因之一。</p>

老朱统一了大明之后,北元便被逼到北方草原。</p>

此时的大明境内,还有很多其他的势力,并没有完全统一。</p>

大明的头十多年,一直处于战争状态。</p>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科举考试都是南方人参加的原因,其中浙赣、闽等地的读书人占了大多数。</p>

别的地方没有几个文人。</p>

这不是老朱想要的。</p>

所以,他决定废除科举制度,用举荐的方式来选拔人才。</p>

“其实也不难。”</p>

朱雄英微微一笑,道:“在大明,一共有十二布政司,各自进行科举考试。”</p>

“按布政司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个布政司,都是以第一名为状元。”</p>

“十二名状元,这还不够用吗?”</p>

“为什么要十二个状元?”老朱也是个倔脾气。</p>

第一名,绝对是独一无二的!</p>

十二个人同名次,还叫什么状元?</p>

“那就叫布政使状元吧。”</p>

朱雄英道:“比如从北平来的,就叫做北平布政司状元。”</p>

“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各自选举便可。”</p>

“至于整个大明第一名,又有什么关系呢?”</p>

“只要他是布政司状元,爷爷从中自己挑选喜欢的就好了。”</p>

按照布政司前来参加科举,这一招让老朱眼前一亮。</p>

在这个时候,大明朝死了无数官员。</p>

这种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分布政司举行科举考试,是最好的办法。</p>

朱元璋点点头,低声道:“这件事容我再想想,再征求一下群臣的意见。”</p>

闻言,朱雄英顿时不高兴了。</p>

老朱一向是个果决之人,怎地今日却是如此的犹豫不决!</p>

“好吧,爷爷不开展科举也没事。”</p>

朱雄英笑道:“我打算在大明各地,开设科技部的讲堂。”</p>

“从大明各地招收优秀的学子,由科技部资助培养。”</p>

朱元璋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p>

咱连科举都还没开始呢,你就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学堂了。</p>

这简直就是在打我老朱的脸!</p>

“雄英,不要太着急了。”</p>

朱元璋摇摇头,说道:“如果是有钱人的弟子也就算了,可如果只收取穷人家的孩子,那些富家子弟恐怕要闹翻天啊……”</p>

朱雄英不以为意地笑了笑。</p>

在他这个皇长孙眼中,所谓贵族阶级就是谢特!</p>

他从不把这些土豪士绅放在眼中。</p>

不过是一群暴发户无赖而已。</p>

再说了,如今的老朱还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p>

后者一直以为,大明是建立在百姓的基础上的。</p>

不过,大明的安定,还得看士绅们的支持。</p>

然而,老朱并不知道,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各种问题都会随之而来!</p>

“不过是一群平民而已。”朱雄英大手一挥,道,“他们敢闹事,我自会处理好。”</p>

“我的课堂,只收天赋异禀之人,无论贫富。”</p>

听得这话,朱元璋这才放下心来。</p>

(/21443/21443082/10100913.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