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跟在身后,一路护送朱元璋来到北平火车站。</p>
朱雄英也是聪明人。</p>
老朱说走就走,朱雄英也是一言不发,转身就走。</p>
一直到上了火车,老朱才发出了一声长叹。</p>
朱雄英看着老朱脸上的无奈。</p>
“爷爷,我们必须尽快削藩!”</p>
朱雄英一看老朱的表情,就知道这次谈话谈得并不愉快。</p>
也就是说,老朱给朱棣提供了一个方案,朱棣不答应。</p>
他觉得,没有了士兵,就不会再对草原人造成震慑了。</p>
不过,朱雄英也不清楚具体什么情况,不过大概率朱棣还是妥协了。</p>
朱元璋一听朱雄英说要削藩,也是有些不高兴。</p>
老四在想什么,他多少也能猜到一些。</p>
说不觊觎皇位,那是骗人的。</p>
老朱知道,能够压制朱棣的,只有朱标和自己两个人。</p>
如果有一天,老朱和朱标两个人都走了,那就麻烦了。</p>
谁也不知道,朱棣会不会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p>
“削藩,都是我们老朱家的后人,你又何必为难他们?”老朱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p>
大明开国之初,他封藩的初衷,就是要大明亲王镇守大明边疆。</p>
然而,他忽视了人性。</p>
谁不想当皇帝?</p>
朱棣有这个想法,朱允炆也有这个想法。</p>
一年前的事,朱元璋记忆犹新。</p>
朱雄英病好的时候,朱允炆还在床边诅咒朱雄英怎么还没死。</p>
就算是小孩子,也会有这种想法。</p>
朱棣都这么大个人了,难道就没有?</p>
如今,孙子朱雄英主张尽早削藩。</p>
而老四朱棣,极力抗拒。</p>
这样一来,朱元璋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p>
“爷爷,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帝王家更无情的了。”</p>
朱雄英微微一笑,淡淡道:“有些时候,皇帝并不想削藩,但藩王却会利用手中的兵权,逼迫皇帝退位。”</p>
“藩王有时候也不想造反得,但也是迫不得已。”</p>
“就算我登基为帝,四叔也不会造反,但是,你能确定,其他几位藩王的子嗣,不会造反么?”</p>
“你确定,大明未来的皇上,不会继续削藩么?”</p>
“想要一劳永逸解决问题,那就必须废除藩王制度!”</p>
这还是第一次,朱雄英直接反驳老朱的主张。</p>
也就是所谓的“藩王镇守边疆”主张。</p>
然而,老朱却出奇地没有说话,而是闭上双眼,靠在椅背上休息起来。</p>
从朱棣的反应中,老朱也看出来了,朱棣心中的野心。</p>
朱元璋对自己的封藩之策,产生了深深的怀疑。</p>
人性啊!</p>
朱雄英的话一针见血。</p>
让老朱无言以对。</p>
朱雄英见老朱双目紧闭,心知他心绪不宁。</p>
于是轻手轻脚地站了起来,准备回自己的房间休息。</p>
没想到老朱又补充了一句:</p>
“老四在北平的兵力有八万,咱已经下了命令,削去四万,支援东瀛,剩下的,从辽东调任,你须尽快把通往辽东的铁路修好。”</p>
朱雄英本来快要回自己的隔间,听老朱说出了具体数字,连忙给朱元璋鞠了一躬。</p>
“多谢爷爷成全!”</p>
(/21443/21443082/1010077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