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大明的新礼部尚书(1 / 2)

任亨泰的目光看向身后的几名吏部官员,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p>

吏部的人,没有一个敢站出来的。</p>

更不要说向朱雄英推荐任亨泰了。</p>

朱雄英组建内阁,大家自然都想进去。</p>

但是任亨泰却没有一个人推荐,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p>

不过任亨泰却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忍气吞声。</p>

这时候杨士奇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还有一个人可以进入内阁,正是杨溥,东胜州布政使!”</p>

“这几年,杨溥治理东胜州,倒也是个人才。”</p>

“好!”</p>

朱雄英不由分说地说道:“传朕旨意,召回杨溥,领武阁大学士。”</p>

文官们一听,更是怒火中烧。</p>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解缙,他进了内阁,任亨泰却进不去。</p>

远在东胜州的杨溥,也被召入了内阁。</p>

文武百官近在咫尺,却是一个都进不去。</p>

内阁六人中,有三人都是朱雄英的心腹。</p>

在朱雄英上位之前,文武大臣对朱雄英都是十分忌惮的。</p>

不过当时朱雄英被朱元璋压了一头,大臣们也就放心了许多。</p>

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p>

朱雄英,已经成了那个坐在龙椅上的男人。</p>

这世上,真的只有他一家独大。</p>

这个时候,也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家伙,会主动推荐自己。</p>

更别说推荐别人了。</p>

先不说这个人情能不能讨回来,恐怕就连自己的前途都要搭上了。</p>

这个时候谁也不会为别人卖命。</p>

在朝堂上更是这样。</p>

“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那今日早朝便先散了!”</p>

朱雄英看了一眼满朝文武,淡淡道:“还有什么事,尽管上奏便是。”</p>

“谏言之臣,朕从不为难。”</p>

话是这么说,可朱雄英的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屑。</p>

可是谁也不敢啊!</p>

他们对朱雄英并不熟悉,在没有摸清朱雄英的脾气之前,谁也不敢多说什么。</p>

这样做有利有弊。</p>

好的一面是堵住了那些聒噪的大臣们的嘴,否则的话,他们每天都要向朱雄英告状,为自己谋取利益。</p>

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可能会有一些忠臣心怀大明,却不敢说什么。</p>

不过对此,朱雄英却并不怎么在意。</p>

如果他们真的是为了大明,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地进言。</p>

再说了,有解缙跟杨士奇在,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p>

“无事退朝!”</p>

太监一声大喝,文武百官立刻退了出去。</p>

只是,心中难免有些失望。</p>

新皇登基,按理来说,肯定会有一些人得到提拔。</p>

只是今日朱雄英首次上朝,并无任何官员从中获利。</p>

尤其是文官,更是一个都没有得到提升。</p>

而且,还损失了一个得力干将。</p>

郑沂,礼部尚书。</p>

要知道,郑沂可是他们这一方的中坚力量,是朱雄英亲手拔下来的。</p>

接下来的十天,朱雄英都没有上过朝。</p>

因为根本不需要。</p>

事实上,现在还是前朝皇帝的守孝期,大明的很多事情,都很正常。</p>

也就不会有太多的琐事需要处理了。</p>

这点小事,解缙和杨士奇都能处理得很好。</p>

解缙、杨士奇遇到了大事,都交给朱雄英,由朱雄英定夺。</p>

此时,奉天殿内,朱雄英端坐其中。</p>

在他面前,放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而不是奏章。</p>

世界地图上,有很多地方都被标注了出来。</p>

分别是前往欧洲的不同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