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一的河岗乡请神过后,紧跟着的便是庄稼丰收了。</p>
地里的稻穗已经饱满,可以收割。</p>
村民们忙碌了起来,每天在农田里挥汗如雨。</p>
对于河岗乡的人们来说,这种忙碌也是幸福的。</p>
虽然先前遭了蝗灾,但后面有了玄清公显灵,最起码保住了六七成的收成。</p>
更别提那些蝗灾期间就得玄清公庇佑的村庄,地里的庄稼更是大丰收。</p>
河岗乡的乡民们忙的不亦乐乎。</p>
然而外界却是整天哀声怨道。</p>
这个时代消息传的慢,有些人知道河岗乡得玄清公显灵挽救庄稼之事时,时间已晚。</p>
还有些人虽然早知道,但并未都及时选择换供神灵,供奉玄清公。</p>
于是这下除了得到过宋玄清庇佑的村子,其他地方到这个时候都是哀声怨道的。</p>
有人找上县衙求助,有人忙着四处借粮。</p>
乡长徐义年一天之内已经碰上五个来借粮的了。</p>
有的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朋友,有的是外村的村长,甚至是乡长,想来大批量的借粮。</p>
徐义年:呵呵。</p>
借粮是不可能借的。</p>
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朋友就不说了,那些找他借粮的外乡村长乡长,更是不可能借粮的。</p>
他们一借就是一大堆,河岗乡哪儿有那么多粮给他们借?</p>
乡民们也不会同意啊。</p>
河岗乡后面确实因为玄清公显灵,挽救了庄稼,但六七成的收成,也就只能保自家人饿不死,哪里有粮外借?</p>
一部分之前供奉玄清公的村子,就算是有粮,人家也不可能大批量外借。</p>
民以食为天,粮食就是命啊。</p>
单独找那些很早之前就供奉玄清公的村子借粮,少量借一点还行,大量借也是不可能的。</p>
而那些村子也确实接二连三的遇到来借粮的。</p>
从地里庄稼开始收割,借粮的就没停过。</p>
有些人一次借不到,也不放弃,反反复复的讨粮。</p>
徐义年从一开始好声好气的婉拒,到后面也有些不堪其扰的头疼了。</p>
借粮都还好,徐义年更担心的是到后面,有些人被逼急了,说不定会剑走偏锋,干出偷粮甚至打砸抢烧的事情来。</p>
虽然河岗乡供奉了玄清公,但玄清公会对同样的凡人的那些人动手吗?</p>
徐义年为此头疼了两天。</p>
然后却在一个午后恍然发觉,这两天好像没什么人来找他借粮了?</p>
也不是没人来了,只是比起之前一天五六个,现在一天就一两个。</p>
徐义年不明白其中缘由。</p>
是那些人终于明白,找他借也借不到了,所以不来了?</p>
还是他们有什么其他解决方法了?</p>
徐义年希望是后者,他只是没有多余的能力帮助其他人,但他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安稳过活的。</p>
徐义年还问了河岗乡其他村子的村长,发觉借粮的确实少了。</p>
徐义年心中略松了口气。</p>
……</p>
两日后。</p>
徐义年去了趟邻近的桥石乡。</p>
他在桥石乡郭家村有个相识的人,去处理一点事。</p>
到了郭家村,徐义年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p>
郭家村也受蝗灾影响,地里只有两三成收成,庄稼早就收完了。</p>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地里应该是余着稻茬,等待届时翻耕的。</p>
结果郭家村的地里,此刻却种着一株株徐义年认不出来的作物。</p>
那作物已经长到人小腿高,青翠欲滴,枝干有小儿手臂粗,叶片有巴掌大,长着毛刺,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p>
每一株在地里都隔着快两尺的距离种着,跟种树似的。</p>
徐义年找到了郭家村中的那个相识,问起了地里的作物。</p>
徐义年唤那人老郭,老郭神神秘秘的拉着徐义年到屋里坐下,才说道。</p>
“那是楠豆苗,好东西嘞,结出来的楠豆可以卖大价钱,还结的快,半个月就能收成。”</p>
徐义年一头雾水。</p>
什么楠豆苗?他怎么没听说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