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绾不知道今日自己和晏明绝的一番谈话会给自己的大庆朝带来怎么样的改变。</p>
她是一个行动派,既然要配合晏明绝,当下便让人传了消息给书画那边,让她们尽量的顺着朝廷打压世家。</p>
这些年,几大世家仗着掌握着大庆朝的经济命脉,丝毫都不曾将朝廷放在眼中,而朝廷顾忌着这一点,一直投鼠忌器,这也导致朝堂中的官员都是世家出身,而寒门子弟越来越少。</p>
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是要大兴科举,晏明绝当上太子之后便一直在筹划这个事情,但是进展不大。</p>
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太难,不论是书籍还是有名望的学士都是贵族子弟才能享受的。</p>
寒门子弟连笔墨都成问题,更别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儒了。</p>
晏明绝有一次和苏清绾说起这个事情,他都觉得有些头痛。</p>
很多学子根本就到不了会考一步。</p>
苏清绾听到之后,想了许久,开口道:</p>
“你可曾想过分类选拔?”</p>
晏明绝闻言抬头看向她,</p>
“何意?”</p>
“不按照之前通俗的行文来考教学子,而是分成几类。”</p>
“比如,农学类,算数类,学识类等等诸如此类。”</p>
“要求适当放宽,只要识字,写字,并且有自己特殊的本领都可以录用。”</p>
苏清绾之所以会想到这个,便是因为想到前世遇到的一个人,那人十分擅长各种的能工巧匠,做的东西十分的精密和便利,若是他能进工部,必然会给整个大庆朝带来巨大的改变。</p>
可惜的是,他连一个举人都考不上,更别提后面的会考了。</p>
听到苏清绾说的,晏明绝眼睛一亮。</p>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p>
如今,选拔上来的人诗词歌赋没有问题,但是落到实际却一个个都拿不出手。</p>
一个个都只会满篇的夸赞,都是华而不实。</p>
苏清绾的提议很好,若是真的这样,那以后大庆朝何至于此。</p>
“我找人商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