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文跟杨少峰杨大知县基本上没什么关系,因为公文里已经特意指出,是除宁阳县以外的其他州县需要统计,宁阳县不需要,因为宁阳县早在洪武元年就已经做过这些。</p>
但是,公文里也特意点明了,等到洪武四年的时候,宁阳县就需要跟其他州县一样做好统计和报备。</p>
简单来说就是以后每三年就要重新厘定一次各个州县的丁口数量和百姓的田产情况,并且要将之送往户部报备。</p>
而第二封公文则是要求各州县重启胡元时期留下来的社制,即每五十户百姓为一社,选德高望重或耕种方面比较突出的百姓做为社长,由社长们带领并指导百姓耕种。</p>
第三封公文则是要求天下诸州县统计自己县里百姓所拥有的牲口数量,无论是牛马还是骡子毛驴都要一一统计清楚,就连百姓家里养的猪也要一一登记。</p>
第四封公文跟前面三个公文没什么关系,是要求各州县检查各自州县的文庙,如果破败不堪就要上报给工部,由工部派人检查后决定如何修缮。</p>
“……”</p>
第十一封公文要求各个州县统计各自治下的工坊数量与工坊的营生内容、用工数量等信息。</p>
第十二封公文要求各个州县统计各自治下的商铺数量与经营内容等信息。</p>
第十三封公文则是要求各个州县与各自附近的州县配合,丈量彼此间的距离,统计各自州县内的道路桥梁的情况。</p>
把通政司下发的十四道公文全部看完之后,杨大知县整个人就像是被抽去了精气神一样瘫坐在椅子上。</p>
这十三封公文有一个算一个,里面的内容多多少少都带着点儿宁阳县的影子。</p>
比如说户口簿与田财册。</p>
比如统计百姓家里的牲口数量。</p>
再比如让各个州县检查文庙是否需要修缮。</p>
说白了就是朱重八朱皇帝打算先来个人口普查然后再来一个农业生产资料大摸底,之后还要知道各个州县的工商业情况,要知道各个州且的交通条件。</p>
杨大知县已经可以想到朱重八那个老登接下来的动作——先蠲免赋税,多了三年,少了一年,先给普通百姓减轻一部分压力,这也算是他老朱家的祖传技能了。</p>
其次,那老登应该是瞧着朝堂上的官老爷们不太顺眼,所以有广建社学以培养读书人的想法。</p>
再次,就是老登很有可能已经做好了拿商税开刀的心理准备。</p>
杨少峰杨大知县把这十三封公文再次整理封装,随后便微微叹息一声。</p>
老朱啊老朱……</p>
(/15164/15164508/15746407.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