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嗤之以鼻(2 / 2)

“嘿,你们俩,我还在呢。”高兴插话说,“还有东西要鉴定吗?没有的话,我就连下一位宝友了。”</p>

一听说宝友已经低价卖了好几件汉白玉雕刻品,高兴就知道事情不简单。</p>

至少,这个“李叔”肯定在背后捅了一刀,估计宝友正为此头疼,所以才想早点结束连线。</p>

但宝友却坚持道:“有有有。”然后他对父亲说:“爸,你先去忙吧,我先把剩下的东西鉴定完。”</p>

“别浪费时间了,现在网上的这些主播都不靠谱,就像你妈爱看的那个秀才,不是也被查了吗?”</p>

宝友的父亲还想继续说,结果直接把宝友惹急了:“求求你别添乱了,妈,你能过来带我爸走吗?”</p>

直播间里,高兴听着对话,看着弹幕里的调侃,忍不住笑了起来。</p>

还好,最终宝友决定请母亲来劝退父亲这一招奏效了,他的父亲沉重地离开了房间。</p>

“老师,您还在吗?”宝友问。</p>

“在呢,你直接给我展示下一件就好。”高兴回答。</p>

“辛苦老师了。”宝友转过镜头,“这根石柱是我爷爷留下的……”</p>

与之前精致的汉白玉花台相比,这两根石柱就显得粗糙得多。</p>

大约有一米高,碗口粗细,上面刻着仙鹤和祥云图案。</p>

正如宝友所说,它们是从完整的石栏杆上切割下来的,侧边可以看到断裂面,在院子里放了很久,长了些青苔。</p>

“这是很常见的青石雕,材质和你家院子的地砖一样。”高兴解释。</p>

“那就是说不值钱咯?”</p>

“也不能这么说。你的两根柱子是清朝中期的,保存得还算不错。如果遇到识货的人,每根可能能卖出一万块。”</p>

【真的假的?青石雕柱子也能卖到一万?】</p>

【我们老家有个古庙,里面就有这种柱子。】</p>

【主播给的价格是不是有点太高了?】</p>

“石雕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工艺。”高兴向观众们解释。</p>

现在许多景区和寺庙都有这种年代久远的石雕栏杆,要是有人觉得这些东西值钱而去偷窃,那可就麻烦了。</p>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农村里的石磨或者用来压平晒场的大石碾子。”高兴补充道。</p>

在一些偏远的村落里,还能找到晚清甚至明代的石碾。</p>

不过这些老物件在市场上最多也就值个一千块左右。</p>

原因很简单:缺乏精美的工艺。</p>

宝友好奇地问:“那如果是一块有年代、有雕工的青石呢?是不是就能卖个好价钱?”</p>

“没错!”高兴肯定地说。</p>

听到这里,宝友迫不及待地开始展示自家的宝贝。他家世代以雕刻为生,院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石狮子和阿富汗玉佛像。</p>

高兴四处打量,寻找着能够作为示范的好东西,“停一下,看那边那个方形的门枕石。”</p>

宝友疑惑地看着那块石头说:“这是我父亲花两百块钱从老家邻居那儿买来的旧物。”</p>

(/74964/74964513/1010063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