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1 / 2)

魏珩的神色瞬间有些古怪:“叶先生?”</p>

兵部尚书抚摸着自己手中的厚礼:“听王爷说,那位先生师从奇门,学了一门叫什么地理的学科,对山川河流、行军打仗、挖河修路、甚至地龙翻身和什么地该种什么粮食,都有独特的见解。区区行军图,只是冰山一角。我和兵部的几位同僚在家凑了好几天的钱,又求到闻太傅府上说明情况,终于求得这一本《闻氏山河志》原版。我对别的不感兴趣,对那副行军图和什么军事地理学挺感兴趣的。要是能见到他的话,定得好好讨教一番。”</p>

魏珩的神色更加古怪,甚至有些一言难尽:“闻太傅竟然舍得给?”</p>

闻家是游商出身,有开国之功。</p>

从太祖皇帝开始,闻氏族人经常代大盛出使列国。</p>

《闻氏山河志》是闻太公晚年所撰,包括他早年游商,中年跟随太祖南征北战,晚年出使的经历,主要以山川地理为主。</p>

后来,闻氏子孙每到一个地方就添减一二,经过多年完善,终成《闻氏山河志》。</p>

这种奇书,自然要献给朝廷,不过都是抄录版。</p>

真正的原版闻家一直好好收藏,谁要都不给。</p>

兵部尚书:“我把行军图给闻太傅看了。”</p>

魏珩很好奇:“然后呢?”</p>

兵部尚书:“闻太傅说宝剑赠英雄。”</p>

“……就凭那幅行军图?”</p>

“那当然不是。”</p>

“???”</p>

“是就凭他能画出那幅行军图。”</p>

“……”</p>

魏珩并非蠢人,一下子哑口无言。</p>

是啊,那只是区区一幅图而已。对战局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但要说仅凭那幅图就能对战事造成多颠覆性的影响也不至于。</p>

可是,能画出那幅图,就意味着画图之人除了精研地形地貌之外,对天象,土壤,气候、水流都有很深的了解。</p>

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不为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