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1 / 2)

从强制汉人剃发易服的行为,就奠定了大清拒绝向更高级的文明靠领,拒绝发展,拒绝进步的统治气质。</p>

中华文明几千年,只要是不是战乱年代,多少次是世界中心。</p>

哪怕在战乱年代,也不会像晚晴那般吊车尾。</p>

曾经看不起的蛮夷之国,可以在你头上肆意凌辱。</p>

曾经让世界向往的天朝上国,变成了一片积贫积弱的土地……</p>

这难道不是拒绝进步的代价……</p>

北魏那么多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的胡族,不向更高级的文明汉靠拢,更待何时,现成的机会就在那里啊……</p>

……</p>

“可是魏灭亡了。”拓跋弘低着头说道。</p>

能放在纪录片里的理论,那便是史学家的共识,北魏就是亡于改革,突厥就是崛起于北魏的迁都。</p>

“所以你们就不要内斗了啊。”李世民也拍了拍拓跋弘的肩膀。</p>

其余家长也在劝拓跋弘服从冯太后。</p>

大秦二世而亡,孕育出了大汉那样伟大的朝代,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一系列改革给功不可没。</p>

隋朝二世而亡,也孕育出了大唐那样灿烂瑰丽的朝代。</p>

隋朝结束战乱功不可没,可如果没有北魏在前面全面汉化,又怎会有盛唐之时的胡汉一家不相争?</p>

开元盛世,汉家女子脸上的佃花妆,胡人女子也有。</p>

胡人身上的骑射胡服,汉家男儿也会穿在身上……</p>

拓跋宏强制胡族改汉族姓氏,北魏灭亡后,有几个大族又赶了回去,可最终还是没能阻挡汉化的洪流,渐渐融入到汉民族里,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p>

沈大勇让拓跋弘看北魏的灭亡,不是为了否定冯太后坚持的汉化。</p>

大清的积贫积弱,大唐的盛世开元已经证明了,落后文明向先进文明靠拢才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历史的趋向。</p>

马车永远跑不过飞机。</p>

渔船永远都干不过航母。</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