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的经义?</p>
还是用来劝学的?</p>
嗯……他最近倒是确实打好了腹稿,有感而发准备写一篇《劝学》出来。</p>
这倒是和小公子不谋而合。</p>
也不知小公子所作的《劝学》,水平如何,和他有什么区别。</p>
然而当稚嫩的声音背出第一句。</p>
荀子却差点把胡须揪断来。</p>
“君子白:学不可以已。</p>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p>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p>
安静的礼堂当中,唯有稚嫩的声音回荡。</p>
赢子季晃着脑袋,小嘴叭叭的吐字清晰,背得一字不差。</p>
这篇《劝学》此时还没出世呢。</p>
但还真是荀子所作,以前他上学都背过好多次了。</p>
文章主旨,就是强调后天的努力,还有努力学习的重要性。</p>
众多士子听得都是如痴如醉,有的还拿出了纸笔,认真的记了起来。</p>
“小公子是何时学会这篇文章的?”</p>
听着赢子季讲得头头是道,李斯呆若木鸡。</p>
不对劲啊。</p>
此前去小公子寝宫之时,老师在地上写的并非是此篇文章啊。</p>
但这遣词用句,还真是老师的风格。</p>
老师一直跟在他的身边,何时又去给小公子开了小灶?</p>
他不由得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同样愣住的荀子。</p>
“老师……这篇文章不是你的?”</p>
李斯瞪大了眼睛。</p>
“不……问题就在于……这就是我的文章。”</p>
荀子胡须颤抖了两下,原本云淡风轻的神情,此时终于破功了。</p>
小公子背的这篇《劝学》,确实是他今日准备在翰林院,用来教育天下士子学习的。</p>
但问题是…这篇经义还只是腹稿而已,还从未现世啊!</p>
但小公子背的,和他今天准备讲的,居然一字不差!</p>
“子季的想法,和老朽不谋而合……”</p>
“也就是说,小公子仿照着老师的风格,将老师还未写出的经义,提前背出来了…”</p>
看着赢子季的小身影,李斯扭过头去,差点把脖子给扭伤了。</p>
小公子是老师肚里的蛔虫不成?</p>
这特娘叫不读书?</p>
不仅读了书,恐怕还把老师的文章都烂熟于胸,甚至能推陈出新,照着老师的风格,把老师要写的文章提前写出来了。</p>
走亚圣的路,让亚圣无路可走???</p>
而且小公子才多大?</p>
已经能作出亚圣文章来了,以后还得了?</p>
一万头不知名生物在心中奔腾面过,李斯的现在都不知道用什么话来表达自己的情绪。</p>
“哈哈,吾道不孤,乃人生大幸。”</p>
荀子神情虽然平静了下来,心中却升起了一种异样的情绪。</p>
看着那个侃侃而谈的小家伙,他的思绪竟飘回了稷下学宫。</p>
当年自己便是如此,在学宫中一展宏图,连齐王都执弟子礼而待。</p>
人生难得一知己。</p>
现在却有个极为聪明的小家伙,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p>
虽不曾收徒,却比李斯,韩非,要得他的真传。</p>
为往圣继绝学,不正是如此么?</p>
天下或许再找不出第二个人,比眼前这个小家伙更懂他的思想了。</p>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p>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p>
赢子季背完了,砸吧砸吧嘴。</p>
然后老气横秋的轻轻咳嗽两声,从小布包中掏出一罐兽奶咕咚咕咚喝了起来。</p>
而下面听得如痴如醉的士子们也记得差不多了。</p>
“不愧是亚圣文章,字字如金啊。”</p>
“鄙人不远千里来咸阳,能聆听如此圣言,已然是不枉此行。”</p>
“小公子能将如此长的经义记住,足以见平日是下过苦功念书的,之前或许是谦虚之言,惭愧惭愧。”</p>
“君子善假于物,难怪翰林院还会开放匠人之学,这岂不是和亚圣想的一样?”</p>
士子们毫不吝惜自己的夸赞,心悦诚服之色溢于言表。</p>
有的是真听出了文章中的真意。</p>
但就算没听出来,这也是荀子的文章,听不懂也是他们没领悟到位。</p>
吹就完了。</p>
(/87274/87274634/1524776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