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目光一动,忙在皇帝面前跪下,深深一拜:“儿臣明白!”</p>
皇帝让他起身,继续道:“朕知道,你一直对严漪如念念不忘,是么?”</p>
太子望着他,并不掩饰,道:“禀父皇,儿臣从前确是对她念念不忘。”</p>
“哦?从前?”</p>
“正是。”太子望着他,道,“不瞒父皇,儿臣曾一度想求父皇准许儿臣将她收入东宫做孺人。”</p>
皇帝饶有兴味:“朕却从不曾听你提起过。”</p>
“因为儿臣知道,父皇当年不曾让她做太子妃,乃出于深思熟虑。”太子正色道,“儿臣乃太子,要做太子该做的事,不可使父皇的心血荒废。情爱之于责任,乃鸿毛之于泰山。”</p>
皇帝的神色依旧平静,道:“可纵然是鸿毛,亦有一席之地。高陵侯府与长沙王世子勾结谋反,严漪如牵扯其中,亦不可善终。”</p>
他的语气平和,仿佛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你舍得么?”</p>
太子的目光毫无波澜。</p>
“勾结谋反,十恶不赦,其罪当诛。”他说,“父皇,儿臣身为太子,又岂可因私情包庇?”</p>
皇帝终于露出满意之色,感慨道:“从前,朕总忧心你骄傲自满,不思进取,常对你严厉。如今你能有如此见地,倒不枉朕对你的一番栽培。”</p>
太子恭敬道:“此乃儿臣分内之事,父皇过誉。”</p>
皇帝没有多言,从案上抽出一本折子来,递给太子:“这是广州那边刚送到的消息,你看一看。”</p>
太子双手接过,迅速地看了下来,面色一变。</p>
“长沙王病亡,秘不发丧?”他惊道。</p>
“先前,朕听闻了不少散碎传言,如今终是坐实了。”皇帝道,“现在,你知道朕为何定然要此时动手,坐实长沙王世子罪名了么?”</p>
太子面露喜色,向皇帝一拜:“父皇心思缜密,无人可及!”</p>
“这也是朕将你唤来,将此事告诉你的原因。”皇帝喝一口茶,道,“此事,关系重大,交与别人去做,朕不放心。你是太子,镇国戡乱,乃义不容辞之责。长沙王为患多年,祸国殃民,今日终是到了穷途末路。这捉拿长沙王世子之事,由你去做,切莫让朕失望。”</p>
这话语里,颇有几分激励。</p>
太子双眸映着烛光,灼灼生辉。</p>
“儿臣遵命。”他郑重一拜。</p>
(/89740/89740930/2524330.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