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听完了,帐内所有人的表现却不尽相同:</p>
荀成祖等见证人紧皱着眉头,似是在思考又像是在压抑怒火;韩珍面色最是平静,仿佛儿子讲述的是和她无关的逸闻;当事人和知情者或是满头冷汗、或是浑身发抖、亦或是强自镇定;陷在局中却毫不知情的国公夫人、小世子董澈和程侍郎则满脸不信,觉得许哲宁失心疯才编出这样的谎话。</p>
反应最为激烈的一个是现任国公爷董昱,他虎目圆睁地吼道:“竖子胆敢诬告我堂堂国公府,今日不砍了你本公无颜面见列祖列宗!”</p>
说着就要拔刀,但入帐前众人是缴了械的,董昱摸了个空只得冲上去揍人又被侍卫拦住,一时间恐惧和愤怒轮番挤占脑海,令董昱奋力挣扎,好半晌才冷静下来,众人看着形容狼狈、仪态尽失的董昱,哪里还有不明白的。</p>
另一个是程雪珮,当她看到冯翠翠夫妻进帐后神情便错乱起来,前世被许哲宁指证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仿佛历史在重演,程雪珮脸上一片空白,双眼失焦地盯着前方,此时却无人注意她的异样。</p>
许哲宁不受任何干扰地摆出证据,冯翠翠夫妻是他前些日子从洛城接到常安的,他们刚经历了一系列“意外”差点被害死,凶手便是他们的亲外孙女程雪珮,他们既是罪人也是污点证人;紧接着,当年参与事件的稳婆、奴婢和大夫等人一一被传召作证。</p>
当年包裹女婴的石蕊红绸缎襁褓,周氏祖传的平安扣,以及周氏亲手用线香为新生女儿烙上的三枚印记均是李代桃僵的物证,可惜后者被冯翠翠强行用滚水泼毁,又烙在了韩珏背上。</p>
“周老夫人,你可有什么要说的?”荀成祖看了一圈帐下诸人的反应,最出乎意料的当属这位老太君了。</p>
起初周氏还有震惊、惶然等失控的情绪,片刻之后,她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神色镇定下来,此时被皇上点名,老太君低垂着头上前回话,“这位…许公子大概是戏本子看多了。”</p>
许哲宁猛地抬头看向周老太君,恰好撞上对方冷漠决然的眼神,少年心下一凛,就听对方继续道:“老身与韩家是远亲,当年他们夫妻远道而来又碰上两家孩子同一天出生,多了些往来不是人之常情吗?什么稳婆、大夫的,都过去三十余年谁知道是不是当年的那个,就算是,话里的真假又能信几分?</p>
“至于那几个证物,呵,老身觉得与我儿同月同日出生的孩子有缘,故而赠了些绸缎珠宝而已,值得大惊小怪吗?</p>
“少年人行事冲动,可能听了些风言风语便觉得是真相。既然韩珏果真是韩家女儿,董昱为何不能就是董家的儿子?你又如何能证明韩珍就是老身的亲生女儿?”</p>
周老太君言辞犀利地发出一连串反问,她避开韩珍的目光只盯着面色涨红的少年,下了一剂猛药:“你如此诋毁养育你母亲长大的韩家,到底是何居心?这番品行很难不让老身怀疑你指证国公府真正的目的,难不成你以为没了澈儿,世子的头衔就会落到你身上?哈!荒谬!”</p>
“陛下,还望您念在已逝老国公的面子上为他的后人做主,拿这种错漏百出的证据欺侮玷污我国公府,老身不服!”</p>
(/98881/98881565/2574346.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