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公主殿下要休夫36(2 / 2)

“什么?!”</p>

三位皇子异口同声的惊呼无法阻止皇上已然做出的决定,更无法更改暮瑟布下的棋局。</p>

元华七年七月,晏朝第一位公主正式踏上了参/政的道路,据当时上朝的官员回忆,安国公主第一天上朝便遭到各方势力的强烈反对,甚至有文官叫嚣着撞柱来阻拦公主参/政,安国公主径直报出他一家十几口人名,扬言边关缺人,这位大人既然对大晏如此忠心想来也愿意牺牲家人去保家卫国,直说的那人跪地求饶不敢再辩。</p>

还有些老古板长跪在议政大殿外,集体抵制女人参/政,他们不惧家人的威胁拼命也要维护‘正统’(男权地位),安国公主悍然地褪掉身上的盔甲,卷起衣袖露出伤痕累累的手臂和小腿,在众人愕然惊呼中冷笑道:</p>

“大人们真是精明,用到女人的时候让她为你们挡枪挡剑、百般折磨,不想用的时候就摆出一副被侵/犯的贞洁烈女模样来,当了表子还要立牌坊说得就是各位大人了吧!”</p>

几句话说得直白又刺耳,臊得几位老古板满脸通红、几欲吐血,以致安国公主后面还在骂什么他们都没听下去,连滚带爬地离开了殿外广场。</p>

接下来几天,朝堂上无论哪方势力出言刁难或嘲讽安国公主,都会被其狠狠怼回去,再用条理分明的方案一一解决各部门的奏事,别人是先礼后兵,到她这就是‘先兵后礼’,让人憋着气又不得不服。</p>

如是运转了一个月,朝臣们或多或少都默认了公主参/政的行为,安国公主竟主动在朝堂上向陛下请求让两位成年皇子同样参与上朝并协作部门管理,此举立刻得到了各方响应,甚至吹捧起了安国公主为人大气、处事公允。</p>

然而待两位皇子上朝一段时间后,暂未参与储位之争的官员们先一步觉出味儿来,安国公主这哪里是兄弟怡怡、埙篪相和,简直是在把那两人当成对照组来衬托自己!</p>

从气度、措辞、应变能力,还是洞察力、才学、见闻阅历,甚至是写折子的书法造诣和条理性都被全面碾压,毫无还手余地!</p>

不,与其说两位皇子太过无能,不如说安国公主天赋异禀,常人难以匹及。</p>

然而嚣张傲慢的大皇子、精明过头的二皇子均未发现异样,只觉得自己有世家做靠山,在朝堂上如鱼得水好不自在。</p>

随着两位皇子与世家的羁绊越来越深厚,乃至对世家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皇帝陛下的脸色也一日日难看起来。</p>

与此同时,曾私下里持续关注和默默支持安国公主的某些官员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禁又是钦佩又是仰慕,以朱崖和秦吾为首的这类人,在几次秘密交流后最终决定向公主府发出邀请……</p>

即使本家知晓了他们私下的行为,也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鸡蛋总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p>

(/98881/98881565/257404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