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公主殿下要休夫46(2 / 2)

安国公主干脆将公主府上千米的外墙重新洗刷,专门供这些学子尽情抒写,她自己则在墙面最左侧处用枪头一勾一划地刻上了小篇“引言”,权作抛砖引玉之用。</p>

“科举制”一事在燕京城内轰轰烈烈闹了一个月,上千米的外墙挤挤挨挨写满了无数学子的肺腑之言。</p>

待舆论发酵到最鼎沸之际,暮瑟于上朝时再次递交了关于科举制度的折子,朝臣们虽然没有上一次那般明火执仗的抵抗,但弯来绕去想要拖延和挑毛病的姿态仍是没有改变。</p>

暮瑟也不指望这些既得利益者主动让出嘴边的食物,她缓缓挺起躬身奏报的背脊,女子单薄瘦弱的身形后方一个又一个年轻臣子站了出来,这些代表着大晏未来的官员们手执芴板在各自亲属震惊的目光中跪在阶前,一同恳请陛下奏准科举制度的实施。</p>

这些耗费暮瑟大半年才相继收服的臣子们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们是朝廷新兴势力对抗老派势力的首次正面出击,而最重要的一步,则是来自于老派势力内部的一记背刺!</p>

“儿臣,也同意安国公主的提议。”</p>

二皇子濮阳朝亥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他在朱家朝臣不可置信的眼神中义无反顾(被逼无奈)地站在了安国公主一边,他突兀的倒戈让形势发生了决定性逆转!</p>

朱家人满脑子混乱搞不清状况,其他世家以为朱家背叛了他们的同盟,无不暗自咬牙切齿,脑补了一堆安国公主收买朱家许诺的好处。</p>

有了朱家打头(并没有),霍山靳家也“识相”站出来表示支持安国公主的提议,仅剩下大皇子背后的马家和庐台秦氏派系下的官员持反对意见,世家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在此刻土崩瓦解,皇帝陛下趁势立马通过了“由科举制代替举荐制”的入仕方案。</p>

御玺一盖,科举制的前期工作尘埃落定。</p>

暮瑟紧跟着开始针对此方案启动一系列精细到每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如此这般从年初忙到年底,全国各地四处奔走,几乎没有多少休息时间,期间只来得及去边关巡视一圈,检查了龚家军的训练情况,顺路带走了突然想要回京的靳及川。</p>

临近年关,两人策马奔驰在燕京郊外官道上,城门口已然在望,靳及川倏地勒住了狂奔的骏马,在马匹高昂的嘶鸣中他大声问道:</p>

“殿下,凭陵能和您打个赌吗?”</p>

(/98881/98881565/257402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