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儿激动的站了起来尖叫道:“打过!怎么没打过?只是我娘比他们更聪明,我姐一到十八岁,我娘就偷偷的给大姐找了对象,还让他们开了证明领了结婚证。”</p>
“大姐夫家里虽然男丁不多,可大姐夫的哥哥是我们村的记分员,他们不敢闹腾,他们要是敢闹,大姐夫就会让哥哥扣他们的工分。”</p>
唐柔顿时了然。</p>
在收入口粮全靠工分的年代,工分可是事关一家子所有人的命。</p>
他们就算生气也不敢闹腾。</p>
不然得罪的就不止是一个记分员,而是记分员背后的整个家族。</p>
毕竟记分员这个工作,那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点点靠山普通人就算是大学生那也是轮不上的。</p>
她把赵三儿拉下来坐下,轻拍她的后背以做安抚:</p>
“那也轮不到你啊,你姐三年前结婚的时候才十八,你那时候才十三,你今年也才十六,咋都轮不上你吧?你其他的堂姐妹呢?”</p>
“而且,你奶奶不是很厉害吗?怎么就给孙子娶不上媳妇儿了?”</p>
赵三儿苦笑着摇摇头:“她再厉害,也没办法给二十多个孙子都娶上媳妇儿啊。”</p>
就跟赵三儿的奶奶很能生也很会养一样,她的儿子们也很会生很会养。</p>
八个孩子,除了嫁出去的闺女,七个儿子最少的生了三个,最多的生了七个。</p>
加起来得有三十二个,恐怖的是只死了三个,养大了就二十九个。</p>
二十九个里有二十四个孙子,孙女只有五个,还有三个是赵胜利和唐大姐生的。</p>
他们村以及周围的村子的人就没有不羡慕他们家的。</p>
虽然男孙多吃的多,可一旦熬过生长期成为壮丁,那这个家族就要吃不喝抽了了。</p>
农耕时代,更多的男丁就代表着更多的劳动力和更多的粮食。</p>
这个朴素的认知哪怕在集体农业期间也一样有用。</p>
这么多孙子,前面十来个结婚早,需要的彩礼什么的不多,还能结的起。</p>
等后来日子越来越好过(虽然他们村的变化并不大,但的确比以前好过多了,最起码这些年不用出去要饭了,可以等上面发救济粮),娶媳妇儿的成本越来越高,像这样有很多男孩子的家庭就越来越难过了。</p>
从赵家的赵八开始,除了有三四个因为长得好看或者够勤快哄的女方嫁进来外,其他没有一个结婚的。</p>
十八岁的时候他们不着急,二十岁的时候正好适中,等到二十三四岁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了别人口中娶不上媳妇儿的老光棍了。</p>
这么多孙子当初出生的时候有多开心,现在娶不上媳妇儿就有多发愁。</p>
眼瞅着几个大的都已经三十了还没娶上媳妇儿,赵老太终于疯了,开始走歪路。</p>
坑蒙拐骗什么的,无所不用。</p>
甚至有两个孙子还娶到了知青。</p>
毕竟对很多无知的村民来说,那些来下乡的女知青,就是国家给发的媳妇儿。</p>
只是知青媳妇儿也不是那么容易保的住的,赵家拐骗了两个知青媳妇儿,结果高考一恢复,两个媳妇儿安生了两年没动静,他们就以为人家认命了。</p>
结果就在他们放松警惕的时候,人家两个女知青席卷了赵家所有钱财都没有要介绍信,就偷偷的跑了,别说男人了,连孩子都抛下了没管。</p>
赵家的名声因此也坏掉了。</p>
就更娶不上媳妇儿了。</p>
赵胜利虽然居中,但他娶媳妇儿娶的晚,生孩子也生的晚,自家五个孩子全都排的靠后的很,再说唐家小姨子出了个能耐人,他们完全不担心自家儿女到时候婚事上发愁。</p>
大不了让唐柔给安排个工作呗。</p>
到时候儿子说不定能娶个女工女儿说不定能嫁个工人呢。</p>
唐柔听的苦笑连连。</p>
以前这个大姐夫试探过给亲戚安排工作,都被唐柔给敷衍过去了。</p>
她那时候没当回事,谁知以为老实人的大姐夫原来真的打着这个主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