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目不识丁的老汉,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覆巢之下无完卵。</p>
大理城一破,整个岭南谁都跑不了。</p>
所以,征兵还算比较顺利。</p>
处处可见,刚擦干送走家中大郎的泪水,又红着眼睛送二郎三郎入伍。</p>
当然了,抚恤金给得高,也是征兵顺利的一大主要因素。</p>
霍忠和袁良经过商量,将抚恤金从十两银子提到了三十两,两人私自掏腰包补上差价。</p>
这样一来,镇南军再次恢复三十万编制,镇南侯和霍府的家底也空了一大半。</p>
打个仗,自己倒贴腰包的将军并不多,这一点,他俩是跟大长公主学的,据说当年西北几场大战过后,大长公主穷得叮当响,但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从西北军民对大长公主的尊敬就可以看得出来。</p>
所以,霍忠和袁良毫不犹豫抄了作业,但为了保住最后一点家底不被败光,也为了对于新兵的生命负责,编制满员之后,他俩没有轻举妄动,而且一边加强新兵训练,一边等待皇帝下旨。</p>
同时关注另外几个小战场的消息。</p>
湖广州就不用说了,赢得非常漂亮,全歼敌军。</p>
江淮州州府总督在经历最初的战败之后,痛定思痛,果断启用姜继祖为主将进行反击。</p>
姜继祖领兵打仗的本领那是没得说的,任南越入侵军身后有沙戎王族立挺,他也没有落入下风,并且,经过前几次试探性的交手后,他摸清了对方的路数,于半个月前将入侵军打成半残,南越王夫云昊天带着剩下的残兵逃回十万大山。</p>
至于辽南,在关大有接手军队后,洛城两万民兵出动,直接把入侵之敌全抓了作俘虏,充当重建川蜀府的免费苦力。</p>
西北将领就是彪悍啊!</p>
顶兵打仗的本事一等一的好,不服不行。</p>
瞧,几乎所有的胜仗都是大长公主的旧部打下的。</p>
于是,其余没有蔓延战火的府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启用从西北调来的将领充当二把手。</p>
这个时候,没有人再会顾忌当今圣上对大长公主的忌惮了。</p>
毕竟,和平年代可以抱粗腿、秀表现,而在随时命令南越入侵的时期,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命、自己的地盘和自家子民的命为妙。</p>
至于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忌惮不忌惮,那是政治层面的事,有命活着才能谈政治,没命死了,阎王爷才不会买皇帝的帐哩!</p>
讲真,夏明诚还真没时间去管这些大长公主的旧部被重用,毕竟,法不责众嘛!</p>
何况,他也不想再听到某个州府又被南越入侵杀戮的消息。</p>
他心想,重用就重用吧!</p>
反正朕不会给夏明昭再碰兵权的机会,让她的旧部守护朕的天下,算起来,朕还赚了!</p>
美滋滋!</p>
可他还没美几天,就收到霍忠战败的消息,并得知镇南军死得只剩下可怜的七万人。</p>
这个噩耗就像晴天霹雳一样在他脑门炸开!</p>
(/90120/90120587/2655680.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