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诡异风云提旧事(1 / 2)

低眉成欢 花愁 1415 字 2个月前

骂也骂了,貌似不大管用。</p>

丁惟继望着眼前的母子俩,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p>

这还是他宠了二十年的那个女人吗?</p>

脸色铁青,满目愤恨,简直像个泼妇。</p>

还有她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儿子,骄纵偏执,被揭开老底之后,满脸的桀骜不驯。</p>

时至今日,他突然觉得,自己根本不了解他们。</p>

这念头一起,十分危险,连带着看别人也没了信任。</p>

几天来快马加鞭的疲累,再加上刚才怒极上头,急火攻心,让他越发觉得脑袋闷疼。</p>

他揉了揉太阳穴,疲惫道:“我之前怎么说的,大郎、二郎,不论是谁,丁家子孙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给我留在凉州。哪怕不挣功名,我也能养得起他们,不用他们削尖脑袋往上钻营。</p>

总之,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人活一世,名利都是浮云,到最后还是保命最要紧。别的不说,姚老爷就是例子,虽致仕多年,终难逃一死。”</p>

丁惟继脑袋发蒙,话一说出口,才惊觉失言。他忙噤声没再继续下去。</p>

可是,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落入别人耳朵里,收也收不回来。</p>

丁颐景听了一个真真的。</p>

他爹说,姚老爷就是例子,虽致仕多年,终难逃一死。</p>

他本想追问,可现在堂上气氛诡异,如果再牵扯别的话题,只怕更加复杂。</p>

强自忍下心头的好奇,丁颐景道:“爹爹巡边辛苦,用些茶饭,早些歇着吧。”</p>

丁惟继睁开眼睛望向大儿子,神情中闪过一丝疼惜和希望。</p>

那个庶子是指望不上了,眼下能帮他分担重任的,也只有大儿子一人。</p>

想到这里,丁惟继重又冷静下来,撑着扶手缓缓起身,他肃然道:“我先给庆王殿下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其他的事儿,缓缓再说不迟。”</p>

他起身往外走,路过崔姨娘和丁颐川身边时,冷声道:“二郎禁足在家,没我允许不许出门,直至崔石离开凉州为止。姨娘惯子纵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样禁足在自己的院子,不得我令,不许出门。”</p>

事到如今,丁颐川还不死心,扬声道:“爹爹,我被禁足不要紧,只是崔密使那头,前阵子热情似火,突然冷淡下来,会惹人猜忌,恐怕不好。”</p>

丁惟继目视前方,头也没回,冷声道:“这些不用你操心,明日我亲自会会他。”</p>

说完,他一撩长袍,迈过门槛,径直去了书房。</p>

堂中无“老虎”,“猴子”叽喳乱叫。</p>

丁颐川抱怨道:“娘,爹爹他到底什么意思?是不是因为看不起你们崔家,才特意阻止我跟密使大人接触的?是怕我进京飞黄腾达忘本吗?我丁颐川是那样的人吗,爹爹也太小瞧我了。 ”</p>

崔姨娘在众人面前丢了好大的面子,拿着帕子擦了擦嘴角,强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孔雀一般仰着脖子,傲慢道:“我们家虽落了势,可崔家宗亲在京城还是有些根基的。你爹爹就是在边疆呆惯了,生怕进京水土不服,适应不了那份奢靡的贵族生活。</p>

既是如此,你也只好放弃入京的念头,留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吧。谁叫他是你爹呢,父为子天,他的话你不得不听。自古忠义两难全,为了尽孝也只能如此了。”</p>

母子俩说着场面话,相携着出了前厅。</p>

“啊呸,马屁拍在驴蹄子上,折了好大的面子,还嘴硬呢。”丁夫人出身凉州的商贩门户,娘家虽有金银,可说话做事,却还是透着一股小家子气。</p>

“娘,他们母子怎么说怎么做,父亲心里明镜似的,自然看得清楚。倒是您老人家,没必要为了她的言行,降低自己的身份。”</p>

丁颐景上前扶着母亲在圈椅前坐好,“您身子骨不好,每年冬天久咳不止,中秋一过,凉州的天儿可就要凉下来了。孩儿那日路过药铺,购置了些止咳的药材,回头让小厮给您送过去,手边常备着,方才让人安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