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颐景挠挠头,不甘心道:“那咱们接下来如何安排?”</p>
宋星桥远眺望了望天边,很快理清了思绪,冲丁颐景勾了勾手指。</p>
待他把耳朵凑过来,附在他耳边,如此这般,如此那般,好一通安排。</p>
丁颐景一边听一遍眨眼,越听越觉得麻烦。</p>
他嘀嘀咕咕道:“姓裴的一行才那么几个人,何至于还要调兵遣将,费那么大的周章?”</p>
丁大公子始终认为,甭管这人冤枉不冤枉,也不管他从何而来,去往何处,先把人给扣下,严刑拷打,审问罪行,拿到罪证,才是最主要的。</p>
主打就是一个简单粗暴。</p>
星桥与他正好相反,走一步看三步,争取在最后一步,走在裴力罗前面,把人给当场拿下。</p>
所谓, 捉奸拿双,捉贼拿赃。星桥主打一个逻辑缜密,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p>
两人意见产生分歧,一时谁也不服谁。</p>
丁大公子的随从自然是站在他那边的,暗戳戳护在丁颐景身后,谨慎地望着星桥,却不做任何动作。</p>
星桥正色问丁颐景:“丁大公子若不信任我,不如我去找丁将军聊一聊。他老人家肯定对裴力罗印象深刻。”</p>
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像点了丁颐景的麻筋儿,又痛又痒,关键还无可奈何。</p>
星桥若是去找他爹,以后丁颐景的日子会更难过。</p>
本来在老爹眼里,自己功夫不高,读书不行,勉强混了个中郎将的官职,貌似也顶天到头了。</p>
若没他爹罩着,他再难有大出息。</p>
宋星桥那小子,脑瓜子聪明,会察言观色,读书识人过目不忘,这样的本事,不论在凉州,还是入京科考,必会有大出息。</p>
他爹曾亲口说过这样的话。</p>
宋星桥这小子,是有大智慧的,以后入朝为官,必是平步青云,辅佐万岁爷的材料。</p>
以前丁颐景不服气,现在貌似他也瞧出些端倪了。</p>
他忙抬臂搭在星桥肩头,好哥们一样哄道:“宋老弟,你这是做什么,咱们有事好商量。接下来就按你说的去做,我这就安排下去。”</p>
说着话,抬手招来随从,一五一十照搬星桥的话,安排了下去。</p>
星桥和丁颐景骑马远远地跟着裴力罗一行,重又折返回了书院山门前。</p>
裴力罗一路不言不语,可举手投足,却十分高调。</p>
以前也曾数次来往凉州,那时为了避嫌,他用帷帽遮脸,生怕被人认出。</p>
此时,却生怕别人认不出他来。</p>
只是,隆冬时节,路上人少,一路上也不曾遇见多少人,而且大多人缩着脖子,匆匆赶路,根本顾不上看他。</p>
他一路畅行,直接到了白鹤书院的山门前。</p>
“公子,属下陪您上去。”随从拱手,为了他的安危提议。</p>
裴力罗摆了摆手道:“书院乃是清修之地,你们杀伐之气过重,会扰了师弟们读书的兴致。我自己上去便可。”</p>
“可是……”</p>
“没什么可是,我心里都有安排。”裴力罗翻身下马,把缰绳抛给随从,自己整理了一番衣冠,抬步走上石阶,径直往山上而去。</p>
这条路,他以前曾走过无数遍,今日走在上面,心情格外沉重。</p>
以前的欣喜雀跃,全都荡然无存,现在的每一步仿佛都像是走在刀尖上。</p>
不小心便是万劫不复。</p>
可他已经没有回头路,只能往前,往前,义无反顾地往前。</p>
半山腰的书院亮着灯火,煌煌照亮了黑沉沉的夜幕。</p>
于裴力罗来说,白鹤书院是他仓皇逃命路上,唯一可依仗的地方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