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惟继赶来的时候,正是夜里最黑暗的时刻。</p>
天幕像是一匹黑丝绒,把整个世界紧紧包裹着,连星星都藏了起来。</p>
年过半百的镇远将军,踏着夜色而来。</p>
远远就看到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大儿子,站在山门处,不停地搓手、踱步、张望。</p>
反而是站在一旁的宋星桥,岿然而立,气质沉稳,如山一般。</p>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p>
没人作对比的时候,自家儿子也是一表人才,十分出众。</p>
可是一跟宋星桥站到一起,怎么就像地主家的傻儿子,徒有一副显眼的皮囊,没了一点神采呢。</p>
宋星桥那小子着实聪明,一双眼睛又黑又亮,眨一眨就能冒出一个主意,仿佛没有事情能难得倒他。</p>
丁惟继心头生出几分挫败感。</p>
年轻时,他便被宋鸣阳压一头,事事不如人。若不是机缘巧合,自己把握住了机会,攀上庆王那根高枝,只怕这泼天的富贵也轮不到他身上。</p>
可到了儿子这一代,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两个逆子,加起来也不如长在土匪窝的宋星桥出众。</p>
这让丁惟继心头很是不忿。</p>
他暗暗骂了一句:“这个扶不起的东西,净给我丢人。”</p>
跟在身边的心腹,忙劝道:“大将军休要自谦,大公子实诚,人缘好。虽没有宋书生心眼多,却是个可信任依靠的人。军营里的兄弟,对他都很信服。”</p>
丁惟继冷哼了声。</p>
若没有老子在前头顶着,谁又会把他当根豆芽菜啊。</p>
还信服,不把他卖了就是好人。</p>
丁惟继这把年纪,早把人心看透了。</p>
不管男人还是女人,慕强之心人皆有之。</p>
自己若没点真本事,纵然有父辈庇护,也不可能真的服众。</p>
而凭真本事爬上去的人,纵然是死了,别人提起来时,依旧赞不绝口。</p>
就如宋鸣阳,死去这么多年,到现在麻九对他依旧钦佩。</p>
丁惟继曾劝过麻九很多次,让他解散青峰寨,把那些人暗自收编进入河西军。</p>
二十万的军营,安置二三百号人,简直就像水滴入海,轻而易举。</p>
可麻九始终不点头,宁愿当土匪,也不愿跟他丁惟继站到一起。</p>
丁惟继嘴上说着尊重他的选择,可真的知道了结果,依旧心头郁闷。</p>
自己奋斗了二十年,到最后依旧不如宋鸣阳。</p>
左个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镇远大将军已经是他人生的巅峰。</p>
可想起自己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他心里依旧堵得慌。</p>
丁家父子,比宋家父子,到底还是差远了。</p>
丁惟继心里窝着火,脚下大步流星,不大会儿便到了半山腰。</p>
丁颐景远远看见老爹急步走来,既雀跃又担心。</p>
爹爹一来,他就有了主心骨,心里没那么虚了。</p>
同时又胆战心惊,生怕被爹爹教训。</p>
有宋星桥那小子在旁边做对比,他的思维、反应,明显都要慢半拍。</p>
风头都让那小子抢走了,显得自己跟个披锦挂彩的木头桩子似的。</p>
想起这些,丁颐景就有气。</p>
他扭头瞥了宋星桥一眼,没好气地问:“你还有什么办法,早些跟我说说,到时候我也好帮你说服我爹。”</p>
宋星桥偏头看他,笑得神秘,“不用你帮我,大将军比你要睿智,听劝。”</p>
最后两个字,他特意着重强调。</p>
丁颐景听出来了,这小子在讽刺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