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公道虽迟终是到(2 / 2)

低眉成欢 花愁 1428 字 2个月前

事关上一辈的恩怨,更关乎袁涛祖辈的名声,宋星桥并不敢贸然公之于众。</p>

在是否要把云熙的真实身份公之于众这个问题上,袁涛与父亲有过争执。</p>

庆王的意思是,含糊带过便可,宁可让年轻人受些委屈,也不许世人诟病先祖的声誉。</p>

袁涛却坚持让真相大白天下。</p>

“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应该有明确的是非观,对了便是对了,错了便是错了。不能因他身居高位,便把曾经的过错含糊带过。</p>

如果那样,孩儿以后是不是也可以为所欲为,善恶不分?总归有史官帮忙遮掩粉饰,犯些错又有何妨呢?难道父亲希望看到那样的儿子嘛?”</p>

袁涛的可爱之处,便在于他的单纯耿直。</p>

诚然,他说得并没错。</p>

庆王思虑之后,答应了袁涛的请求。</p>

袁涛也并非莽撞之人,有些话并不好从他嘴里说出来,只得找一个嘴替。</p>

宋星桥便是最好的嘴替人选。</p>

袁涛笑道:“宋爱卿,但说无妨。依你之见,姚云熙该不该封为郡主?”</p>

星桥拱手:“依照礼法,素无先例,自然不该。”</p>

邹平织有些得意。</p>

袁涛愕然,恶趣味道:“宋爱卿既然如此说了,那就……”</p>

本想逗一逗他,谁知宋星桥噗通一声跪了下去。</p>

“臣以为,姚云熙得封郡主,并非因姚太傅之故。”</p>

“那是因为何人之故?”</p>

邹平织的疑惑,代表了台下百官的疑惑。</p>

“因为她并非姚太傅亲生骨肉,乃是已故先皇伯靖王一脉,唯一的遗孤,货真价实的沧海遗珠,名正言顺的皇家女。”</p>

邹平织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p>

宋星桥沉声道:“此事说来话长,事关两位义士的善举。当年靖王府的下人孔善,救出刚出生的小郡主,把她托付给致仕回乡的姚太傅,带去千里之外的凉州,方才救下她的性命。臣恳请万岁爷明察秋毫,为已故先皇伯正名。”</p>

靖王当初是被冤枉的,朝中人人皆知。</p>

袁涛点头:“朕早有此意,已经责成宗人府查清楚了。”</p>

有人上前奉上卷宗,袁涛看后,道:“靖王无罪,追谥靖亲王,允迁入皇陵。抄家罚没的家私金银,如数归还,另外赏赐临安郡主万两白银,好添置嫁妆。”</p>

当年靖王的遭遇,着实让人唏嘘,公道虽晚,却终究是等来了。</p>

袁涛问邹平织:“依爱卿之见,朕的决策是否可行?”</p>

邹平织点头不迭,赞许有加。</p>

袁涛扬起笑脸,高声道:“临安郡主上表朝廷,愿沿用旧名,以报答姚氏夫妻的养育之恩。此乃大义,允写入《义女传》,天下传闻。另允她入玉牒,昭告天下。”</p>

台下百官纷纷赞许。</p>

袁涛又道:“临安郡主,贤良淑德,孝感天下。宋中丞才华横溢,忠君不二。朕念你们年逾二十尚未婚配,特赐婚于你们。择良辰行大礼,愿你们夫妻和睦,绵延子嗣,白头偕老。”</p>

喜事一桩接着一桩,真是让人应接不暇。</p>

宋星桥不由自主扬起唇角,忙磕头谢恩。</p>

消息传到云熙耳朵里的时候,她有些难以相信。</p>

“万岁爷当真如此说的?”</p>

宋星桥点头不迭,端起桌上凉茶猛喝了一口,道:“万岁爷自然是体恤咱们的,日后跟着他,也是有前途的。”</p>

云熙点头。</p>

宋星桥神秘兮兮凑过来,低声问:“今日散了朝,你猜我去了哪里?”</p>

(/30939/30939988/402923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