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令烜的汽车远去。</p>
徐白拿着小匣子,立在门口,久久没有挪脚。</p>
她看了好一会儿,直到他的汽车彻底远去了,她才折身回了内院。</p>
先把自己的小匣子藏好,徐白这才往小宴席厅去听戏。</p>
“我阿爸跟你说了什么?”萧珠好奇问。</p>
徐白:“提到了你给我的生日礼,他也想要一幅。”</p>
“他也觉得我写得好?”萧珠不免得意。</p>
“何止?他简直羡慕。”</p>
“我不会厚此薄彼。等他过生日,我肯定送给他。”萧珠道。</p>
十分大气,是个豪迈的小姑娘。</p>
徐白:“他何时生日?”</p>
“九月初六。他是九月初六,我是正月初六,好记。”萧珠说。</p>
徐白:“……”</p>
没多少时间了。</p>
她压根儿不会打毛线。</p>
熟能生巧,她还有时间去“熟”吗?</p>
徐白决定从明晚开始赶工,每天晚上织一个时辰,练熟了就织一条给他。</p>
宴席散场,乐家祖孙尽兴而归。</p>
萧珠留宿雨花巷。</p>
“……真是缘分。”徐母提到乐家祖孙,很是为冯苒高兴,“阿苒,你真是要做太太了。”</p>
冯苒耳朵尖悄悄红了。</p>
她对乐至景非常满意;对乐家老太太,她也不算太畏惧,又感觉她可靠,很有智慧。</p>
徐白也说:“从我们第一次见面,就觉得乐少爷很有诚意。原来是有那么一段往事。”</p>
冯苒面颊也渐渐有了点红润。</p>
萧珠问她是否害羞,她非要说酒气上脸。</p>
“如果是他,是否嫁了?”徐白故意问冯苒。</p>
冯苒的心湖,荡起一圈圈涟漪:“总要嫁的。写信问问我姆妈,家里不反对,我自然也不会故意拿乔。”</p>
徐母得到了准话,便笑了起来。</p>
中秋节后,徐白正常上工、徐皙念书,徐母则忙着冯苒的婚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