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怀中拿出一张纸抖开,是宫中专用的“金花笺”。</p>
纸上工整地用梅花小楷写着常家粮食所藏处所及数量,并指明是大房所藏。</p>
那一笔字正是出自常瑶之手。</p>
别人不认得,三爷已是气得头发晕,站起身眼前一黑倒在地上。</p>
待他醒来,已躺在自家床上,三夫人坐在床侧。</p>
他气恼地看了这女人一眼,继夫人其实是无所谓的,管好内院便罢了。</p>
他也不知道为何三夫人养出的常瑶为何这么愚蠢。</p>
这些日子女儿不好过他知道,大家都不好过。</p>
他私下问过大哥,大房里也常不够吃。</p>
云之就无所谓,没脸色也没抱怨。</p>
大嫂总安慰大哥,一家子一起挨饿总能挨过去,饿不死,不必那么焦急,下人没撵走一个拿着私房钱贴补家用。</p>
反观自已屋里,稍晚拿回粮,三夫人便每每垮着脸,别的姨娘也对她颇有微词,说她不会管家。</p>
明明先夫人留下那么多陪嫁,该花销时总紧得很,对自己女儿却明显偏心。</p>
又不是她的钱。</p>
三爷懒得理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p>
没成想常瑶给他戳个大窟窿。</p>
这样一个对自己家都不忠心的女子,哪个世家会娶她?</p>
大家族里,官宦浮沉是寻常事,下了大牢再起复的人多得是。</p>
一朝天子一朝臣,心胸不开阔,难有善终。</p>
只是忌讳家中有心志不坚之人,抗不住风浪。</p>
说得难听点,常瑶没有大家之风。</p>
这些夫人们,耳报神灵得很,这么大的事怎么瞒得住,正当婚配的年纪,她竟惹出这么一番事。</p>
三夫人前些日子唠叨瑶儿的婚事,他心中本看好了一个公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