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和疼阿圆甚于石头,立即回应道:“好好好,给她招夫,挣了钱就买地做屋,早早先准备着。”</p>
阿圆跑去他身边,甜甜说了一句:“爹真好,我最喜欢爹了,还有娘。”</p>
赵春兰笑:“鬼精鬼精的,我看是像了她姑姑。”</p>
也就是喜月。</p>
这一点杜巧娘认同:“跟喜月小时候一样,嘴甜。”</p>
赵春兰抚着肚子:“不知里面是个什么,倒不是我不喜欢闺女,想生个小子,两兄弟也有个照应。”</p>
算着日子,已是将要生产,应是会在下月初前几日。</p>
最迟到月中。</p>
绝不会到月尾。</p>
杜巧娘便道:“男娃女娃都好,家里这些人,处的关系不差,以后有事都能支把手。”</p>
赵春兰点点头,她也不是非要生个儿子出来。</p>
闺女也好,就像阿圆,多少贴心嘞。</p>
宋腊梅做着活一直没作声,娘和嫂子都好,不会特意看中男娃。</p>
青成或是石头以后的媳妇有福了。</p>
她生下淑惠被嫌弃,最是懂这种苦有多难受。</p>
心里羡慕这种婆家和睦的。</p>
也不知道她这辈子还能不能碰上一家?</p>
白面馒头出锅,肉菜炖好,喜月去隔壁喊着吃饭了。</p>
每人一碗炖菜,两个大馒头,</p>
还另煮了一锅菜粥,不够还能加。</p>
菜里有肉,油水相当足。</p>
宋大江洗了手最先进来,眼睛放光盯着白面馒头,搓手道:“上回吃白面还是过年的时候。”</p>
身后有人接话:“你家过年还能吃上白面,我家过年吃的也是杂面。”</p>
又有人道:“拿回家给娃吃,这菜我都想端回去。”</p>
宋大江便扬声道:“你们愿意拿回家疼老婆孩子我不管,但不能又吃又拿。”</p>
“人家说管够,咱们得知礼,白馒头每人只许拿两个,还有菜粥,别藏着馒头死命吃,每人只许盛一回。”</p>
有他出声,喜月就省事多了,也不用做坏人。</p>
否则真有人又吃又拿,一个村的还真有点不好说。</p>
王大柱最先接话:“是这个理,疼老婆儿子从自己口粮里省,不能占主家便宜。”</p>
村人纷纷附和,少有几个打着主意的,见都这样说,也跟着出声。</p>
只宋大宝撇着嘴不满,倒不是想要把吃食带回去,主要是他想自己多吃点。</p>
喜月瞧见他神色没吭声,他是自个凑上来要做活,要不是看着狗剩的面子,都不会要他。</p>
好在,有宋大江压着,他倒是没偷到懒。</p>
狗剩只掰了半块馒头泡在菜汤里吃,肉片和剩余的拿回去给娘和狗蛋。</p>
喜月就瞧见做工的大多数留了馒头,还有人菜几乎没动。</p>
王大柱把菜端出去,和王长明两人分着吃,父子两人边吃边笑,让人看着动容。</p>
程望也藏了一个馒头,并且不舍得吃菜。</p>
让欢儿瞧见了,招手叫他进屋,道:“你别留了,先自己吃饱,馒头还有,下工时给你装几个。”</p>
程望道不用:“家里有粮,不用特意再给。”</p>
“给你就收着,又不是外人。”</p>
不再多言:“你出去吃饭吧,吃饱点,做的是力气活呢。”</p>
程望听出关心,笑了笑,嗳了一声出去了。</p>
“笑的挺好看,就是个锯嘴葫芦。”</p>
欢儿笑着抱怨一声,去了灶下吃饭。</p>
傍晚下工时,欢儿拿食篮装了七八个馒头,递给程望时交代道:“路过时,给葛天冬送两个,还有这碟子咸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