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招抚大略(2 / 2)

他只是某些“长板”格外突出,才显得短板短。</p>

作为一个成名日久的武将,少壮派的中坚力量,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p>

段晓棠估摸,更深层次的原因,大约去年东征情况类似。</p>

吴岭要留一手,留一支可信任的预备队,应对突发情况。</p>

以正合,以奇胜。</p>

吴岭当初给段晓棠解释兵书,“奇”字做战时预备队之意。</p>

段晓棠在南衙待的越久,越感觉里头水深。像左右武卫这么“纯洁”的队伍,少见得很。</p>

杜松问道:“发兵几何?”</p>

韩腾:“右武卫两万,右屯卫一万。”</p>

某种熟悉的“平衡”,薛曲官高却兵员少。</p>

吕元正状似无意的提及,“不到反贼的一半。”</p>

孟章先前提及的六万,还是前段时间的战报,等他们兵发绛郡,说不定已经滚成十万。</p>

当然这数万反贼,并不都是精兵,但他们裹挟的百姓绝对是个天文数字。</p>

何况两卫出兵头上还顶着“招抚”的紧箍咒,难以全力施为。</p>

韩腾顺着说道:“兵力缺口,可征调地方郡兵,或请求并州大营支援。”</p>

范成明小心瞄一眼吴越的神色,果然很不妙。</p>

吴越信得过地方军才怪!</p>

并州大营虽然路子没有幽州大营那么野,但也不遑多让。</p>

何况并州大营主要任务是防备突厥,说的好听是“寻求支援”,也就是吴越没有皇命在身,只能好声好气同人商量。</p>

什么价钱,人愿不愿意帮,都是另一种说法。</p>

绛郡周边闹成现在这副鬼样子,作为“近水”的并州大营和地方郡兵,难辞其咎。</p>

所以他们真正能倚靠的只有从长安带去的三万人马。</p>

吕元正再问道:“粮草如何解决?”</p>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p>

韩腾:“就食地方。”</p>

策略、兵员、粮草都确定了,接下来就是更细致的事务。</p>

韩腾:“范二,后日你同右屯卫的人一起,去军器监将所有军械领回来。”</p>

这是他们和薛曲商量好的,范成明——撞开军器监库房大门的不二神兵利器。</p>

范成明拱手应道:“末将领命。”</p>

段晓棠估摸着今天说不定得加班,中场休息时,找来于广富交待:“今天说不定到什么时候,跟家里说一声,如果太晚,我就在营里住下,不回去了。”</p>

于广富:“是。”</p>

两万人,差不多是要把右武卫绝大部分“家底”都带走。</p>

军士们好说,关键将官们何去何从。校尉不提,至少得留个将领下来,给韩腾打下手,主持营中日常事务。</p>

不然让韩腾这种“老弱”强撑身体,天天盯着营里,那也太不像话了。</p>

右武卫别看一团和气,将官们中间也有亲疏远近,或者用更高层次的“派系”来形容。</p>

范成明等人“蹭”到段晓棠周围。</p>

段晓棠也不见外,问道:“吕杜两位将军,谁走谁留?”</p>

(/20898/20898748/1726233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