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面对舆论,明太祖也得干瞪眼!(1 / 2)

秦宇说完,话锋一转,“比如曾子杀人和三人成虎这两则典故中所讲述的故事,那些说曾子杀人的百姓以及诬陷庞葱的人,他们所说之言便是舆论!”</p>

“而舆论说的多了,那么说舆论的这一部分人就掌握了话语权,这便是舆论的危害性!”</p>

“毕竟众口铄金,说的人多了,黑的都能说成白的!”</p>

舆论?</p>

话语权?</p>

秦宇这话一出,太子朱标、朱棣等一众皇子朱棣等一众皇子,皆是第一时间想到这一个月来民间对朱元璋的舆论。</p>

因为这一个月内朱元璋以谋反之罪斩杀胡惟庸、李善长为首的数万人,导致天底下不少文人书生说他是桀纣之君,甚至为胡惟庸、李善长等人叫冤。</p>

面对这种情况,朱元璋也没办法,毕竟法不责众,因此只能发下告示,向全天下人宣扬胡惟庸、李善长等人谋反的确实罪证。</p>

努力争取让全天下的文人书生都相信他朱元璋并不是滥杀无辜,而是事出有因,因罪而杀!</p>

不过面对朱元璋这种解释,全天下的文人书生不仅没有接受,反而越发的认为朱元璋是在大权巩固后,便开始迫不及待地残杀开国功臣!</p>

因为在天下的文人书生的逻辑观念中,朱元璋如果真的是行得正,坐得直,堂堂正正没有滥杀无辜的话,那么又何必发多么次的告示?!</p>

发这么多次告示,很明显就是心虚了!</p>

至干说告示上面罗列出来的那些罪名,肯定是朱元璋胡编乱造的。</p>

一时间,民间文人书生之中指责朱元璋,为胡惟庸、李善长等人叫冤的声潮越发响亮。</p>

朱元璋自然知道这一情况,但也也只能气鼓鼓的看着,什么也做不了。</p>

毕竟天下悠悠众口,无人能够堵住。</p>

太子朱标、朱棣等一众皇子此时想到这里,全都下意识的看向秦宇。</p>

因为朱元璋此时面临的情况,就是被舆论攻击了!</p>

下一刻,朱标立即起身,冲秦宇拱手一拜,“敢问先生,假如自身被舆论所包围,该如何解决?”</p>

秦宇淡淡一笑,答所非问,“如我方才所说,谁掌握了舆论,谁便掌握了话语权,可以颠倒黑白。”</p>

“把么我想问下诸位,当今天下,舆论话语权掌握在哪个人或哪个团体手上呢?”</p>

听到秦宇这么问,朱标当即只觉自己隐约之间似乎有些头绪,但却又如同雾里看花一般,难以真正抓住最关键的那一点!</p>

而朱棣等一众皇子也皆是眉头紧皱,苦思冥想,根据自己的心中所想,各自逐渐都找到自认为的大概答案。</p>

秦宇见众人皆是一脸若有所思,于是淡淡开口,“方才的问题,谁可以回答?”</p>

燕王朱棣犹豫了下,立即起身,“回先生的话,如果从曾子杀人和三人成虎的故事来看,这个舆论话语权好像是掌握在那些将曾子杀人之事告诉给曾子之母的百姓,和那些污蔑庞葱的奸佞大臣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