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1 / 2)

第四十五章</p>

战斗从早上进行到夜幕降临,我们连的阵地前留下了二百多具敌人的尸体。如果算上被敌人背下去的尸体,我们连歼敌超过二百七十人。仅仅我们一个排在下午被轮换下阵地之前,便打退了敌人的六次进攻。</p>

战斗打到下午最危险的一次,敌人已经攻破了我们阵地的一角。三十多名敌人蜂拥而上钻进了我们挖掘的战壕,和防守在阵地上的二排进行残酷的白刃战,而更多的敌人正从山坡向上爬着。二排眼看就守不住了,连长带着作为预备队的三排及时顶了上去,这才夺回了阵地。</p>

不仅我们连守住了阵地,其他几个高地也是牢牢地扼守公路,一个敌人也没有放过去。</p>

但仅管如此,下午敌人的疯狂进攻,还是让部队损失不少。尤其是后来,美国人的飞机赶来支援,投下了大量的重磅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凝固汽油弹非常厉害,有很多战友并不是被炸死的,而是被活活烧死的。</p>

我们排,不算进入阵地时候连里临时加强的两挺重机枪和一挺轻机枪,加上指导员一共三十九人,等下阵地的时候算上已经无法再战斗的三名重伤员还剩二十一人。指导员牺牲,一班长牺牲,轻伤烧伤人人都有。全连伤亡四十多人,损失近三分之一。</p>

当我们终于下了阵地的时候,我觉得小吴和李潇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明显感觉到,小吴变得刚硬了不少,而李潇身上的书生气也变成了一种沉稳。两个人身上都多了些东西,也好像少了点什么。我想,经历了这一仗,见过了生死,他们就不再是雏了。但随即我也就笑了笑,即便是我在班长眼中都还是个新兵蛋子。心态上的转变只是成长的一方面,后面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太阳最终依依不舍地消失在西边天际,夜幕降临。而夜晚,是属于中国军队的。</p>

这一夜,注定是流血之夜。在正面战场上,我们军的主力部队对南朝鲜伪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这一次的进攻和之前试探性的猛攻不同,之前试探性的进攻指在找到敌军防线的薄弱点然后打穿让穿插部队钻进来。而这次的进攻则是以包围和歼灭为主的作战,指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p>

穿插,分割,包围,歼灭。每一个词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执行起来却极其考验指挥员的指挥水平和基层部队的战斗素养。同样的战术,我们的部队可以完成,而美军的部队是完成不了的。</p>

我们在战斗中发现,美国人太依赖汽车了!本身有汽车是一件好事情,它可以大大提高行军速度和运输效率。但是过度的依赖却带来一个问题,一旦汽车被我们击毁,亦或是我们将公路桥梁炸毁,让他们的汽车无法通行。那美军的行军能力就会变得非常差。</p>

我们友军的一个团在战斗中就发现,一旦没有了汽车,美军几乎就是不会行军。我们走山路急行军十几二十公里虽然很累,但是部队的建制不会跑乱。可能会有掉队一两个人的情况,但这算是比较正常的。而他们发现美军的一个连队在山路步行行军十公里之后,居然能把一个连跑的建制全乱。是美军的体能不行吗?显然并不是的!白人的身体素质是比我们要强的,而且强很多。但美军的纪律太差,太过于自由散漫,而且团队意识和组织意识很差。</p>

其实美军是太过于注重武器的作用。他们的兵种间协同能力是很强的,却仅限于进攻的时候。中国的兵法几千年前就总结,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并不完全是靠建制和武器。你把武器搞得再精良,部队建制再合理,每一个士兵训练的再强,那也只是有勇无谋罢了。有些方面,美国人做的甚至还不如欧洲人。中国人打仗首先讲究谋略,尤其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但是,每一道充满计谋的命令更是需要精锐的部队来完成的。</p>

就比如说,前装枪时代由于步枪的精度和射程都很差,所以需要部队以近乎排队自杀的方式进行队列组合进攻。那么首先,你就得把部队训练的整齐划一并且在“排队枪毙”的时候阵型不会乱!即使是一个士兵明明知道自己要死了,但他还是要坚守队列!这样有铁的纪律的部队才能在战斗中取得胜利!</p>

再比如说,我军拿手的战术是迂回穿插,分割包围。那么负责穿插的部队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穿插任务断敌退路,就算是士兵跑死了,也必须按规定时间赶到!在需要阻击的时候,担负阻击任务的部队必须保证能够挡得住敌人。即便是蒙受再大的损失,也必须坚守阵地。</p>

试想一下,如果塔山阻击战的时候4纵没能守住塔山,战果会如何?如果二次战役,113师没能完成截断敌人退路的穿插任务,结果会如何?我们在感叹塔山阻击战和113师14小时急行军70公里山路的时候,更应该感叹的是能够完成这样战术任务的部队!</p>

战争没有如果,但不妨我们假设一下。让美军拿着中国军队的装备,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塔山阻击战和穿插三所里的任务,他们能完成吗?</p>

当然,如果这个时候把美国人的装备、空军和后勤能力给中国军队,志愿军可以做的比美军更好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