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老秦家的真经(1 / 2)

秦扶清考上童生的事,也早就传回青牛村。</p>

他托人带话回去,说要在舅舅家多待两天。</p>

秦木桥表示理解,想着这些年亲家辛苦照顾石头,孩子念着他们的恩情,想多陪陪外祖,也很正常。</p>

可村正比他还急,一天能来秦家两三次,询问石头回来了没。</p>

现在秦扶清可就是他们青牛村的门面,中了县案首,村里人都想着要好好祝贺一番,可这主角不回来,叫他们都沾不着喜气。</p>

有秦扶清读书在前,考上童生。村里很多人家都起了送孩子读书的心思。</p>

有那了解秦家的左邻右舍,知道秦家石头打小就聪明勤快,想他能读出名堂也正常。</p>

青牛村二十多户人家,有住的远些的,与秦家不怎么来往的,就在背后揣测道:“那秦石头都能考上童生,要是咱家麻子去读书,肯定能考上秀才!”</p>

旋即又开始想,家里若是能出一个秀才,全家都跟着享福,那该是多么好一件事。</p>

有人心动,有人行动,打听十里八乡有哪能送幼童去读书,打听来打听去,还是白鹤滩。</p>

听说秦石头是娄雨贤娄夫子教出来的,很多人便都想法把孩子白鹤滩送。</p>

娄雨贤要去县学了,殷家没放过这个好机会,趁机招收不少学生,又狠狠赚一笔束脩。</p>

青牛村就有两户人家把自己孩子送去读书了。</p>

还没等村里其他人家羡慕,就传来那两家不和,闹着要分家的事。</p>

只送一个孩子去读书,那家里又不止一个儿子,送谁的儿子,送哪个儿子,都是问题。</p>

谁都不愿意退一步吃亏,那能咋办?分家呗。</p>

村正来找秦木桥,说起村里这两户人家闹分家的事,话语里都是可惜。</p>

“两家都是糊涂蛋,分家了还怎么种田?不好好种田,拿啥送娃娃读书?你说是不是?”</p>

秦木桥点头:“是,是这样的。”</p>

“老秦啊,还是你有福气啊,你看你这俩儿子,个顶个的能干,也不吵架,也不翻脸,再看你这几个孙子,啧!”村正眼睛都快羡慕红了。</p>

他两天来秦家四次,每次看到的景象说出去准让人羡慕。</p>

有福之家,秦木桥老夫妻两个都是善良敦厚的,俩儿子兄友弟恭,连着俩儿媳妇也互相谦让,好的像是姐妹一般。更别提孙儿辈这么些个孩子,虎头有长兄之风,几个大些的女孩分工干活,也不红脸,几个小些的,捡石头教的东西学着。</p>

村正看了又看,总觉得老秦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p>

怪不得这几年送秦石头去读书,还能攒下钱买驴,家里的驴一生二,如今又到了给大驴配种的时候,秦木桥还想着再去一趟毛岭,再养一头驴,要么拉犁,要么卖钱。</p>

怎么都是一笔收入。</p>

秦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一边是几十亩田,今年还帮赵大根拉十来亩,将近六十亩田,秦木桥拍板决定,其中七八亩都用来种菘蓝。</p>

秦石头当初用自己挣得第一桶金买了菘蓝种子,本意是让自己家里人能把菘蓝根(也就是板蓝根)泡水喝,强身健体,减少生病几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