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昌明摘下镣铐的一瞬间,感觉自己都不会走路了——有点儿飘忽。</p>
这感觉,太舒爽。</p>
没有了十多斤的镣铐,几人走路都带风。</p>
下了山再走十多里地,就隐隐可以看到房屋了。</p>
稀稀拉拉的房屋,一直延伸到城郭。</p>
官兵拿出路引,守城的官兵查验了几人的身份特征,予以放行。</p>
季昌明留心查看了一下。</p>
那路引上盖了好多不同的印章,写了人的姓名、籍贯、身量体长样貌特征等等,每个人后面还跟着六个同乡、里人作为连保证明。</p>
连纸张都是带暗纹的,粘在薄木片上,用布料包起来的。</p>
这玩意儿还挺有技术要求的。</p>
进了城,大多房屋都是一层的,青砖黛瓦,也有黄色的土砖屋。</p>
来往的路人大多穿的绵绸跟葛布、麻布。</p>
穿锦缎丝绸的,人数不足十分之一。</p>
大致就是现在普通城镇的阶级划分了。</p>
季昌明他们跟着官兵到了一处驿馆,交了牌子,驿馆的人就匆匆忙忙去准备东西了。</p>
官兵们吩咐季昌明他们:“今天晚上大家都住通铺,各自出钱,没钱的住马棚。”</p>
这个是自然,大家都掏钱。</p>
唯一让人诟病的是,驿馆才收十文钱一个人,不包食水,官兵找季昌明他们收一两银子。</p>
啧。</p>
驿馆跟商铺都是有合作的,东西不多时就准备好了。</p>
季昌明几人就开启了苦力模式,把十多袋大米跟番薯、土豆、玉米、萝卜、南瓜、冬瓜,晒的干菜之类的东西,一袋一袋扛到马车上,铺平。</p>
还有半扇羊肉,两个蹄髈,跟一麻袋咸鱼干,并两坛酸菜。</p>
这是官兵的伙食。</p>
然后再在上面放上十几袋子黑面菜团子跟黑饼子。</p>
这是犯人的伙食。</p>
不管是从质,还是从量上来说,都天差地别。</p>
形势比人强啊。</p>
季昌明感慨了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