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随后的建筑相比,瑞莱斯大厦更加注重简洁性与功能性,跳出了19世纪末复古装饰的窠臼;而与早期的建筑相比,它也开创性地发挥出了现代技术的潜力。
大厦幕墙的主体部分为玻璃材质,建筑主立面非玻璃的部分采用美丽的白色带釉陶板覆盖,瑞莱斯大厦因此焕发出灵动飘逸之美。
从简洁的玻璃窗到无瑕的白釉陶板,从建筑材料到建造工艺,再到对实用性的追求,这些元素构成了瑞莱斯大厦最具标志性的装饰,使它看起来格外气派时髦。
它预见并引领了摩天大楼的建筑辉煌,这是大多数当代高层建筑无法企及的。
那又是谁建造了这一卓越非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楼呢?
奇怪的是,没人知道确切答案。
约翰·威尔伯恩·路特与查尔斯·b.阿特伍德在这一过程中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许丹尼尔·h.伯纳姆也有所贡献。
然而,正如在这个故事中屡次出现的那样,死亡总是在关键时刻不期而至,不仅阻碍了创造力的迸发,也模糊了原创贡献的具体来源。
事实上,瑞莱斯大厦并不是主角,更不是某座单一的建筑物,而是整个芝加哥,这个丑国最伟大的城市之一。
她的伟大之处有许多:在地理位置上,芝加哥位于内陆如海般广阔的密歇根湖之畔,芝加哥河流经她的市中心;
在城市生活上,由于贸易、期货市场以及各种合法或非法的企业家精神的蓬勃发展,这座城市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居民生活丰富多姿;
在文化底蕴上,芝加哥城市史中涵纳着非裔美国人的音乐——蓝调,它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城市新声。
当然,还有建筑——这是芝加哥不可被忽视的伟大之处。
这个社会渴求文化,渴望让商业活动披上艺术的外衣,而这座年轻的城市渴望着美丽与名誉。
其中最具戏剧性的呈现要数为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缔造的昙花一现的“白城”了。
它的精髓在于那一幢幢宏伟巨大、美轮美奂的古典主义风格的白色建筑,象征着芝加哥乃至全美国的希望与骄傲。
19世纪90年代,崇尚功能主义的“芝加哥学派”建筑以采用创新性的钢铁框架结构的摩天大楼闻名,它与象征着古典主义仙境的“白城”的关系颇为耐人寻味。
这两种风格的建筑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个看似奇怪的悖论——当时在芝加哥市中心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即将成为美式建筑的代表。
然而在19世纪90年代初,以“白城”为代表的广阔低矮的古典宫殿式建筑群却为人们津津乐道,并被称为美式格调。
让这种关系更显奇特,同时也更为紧密的是,许多参与芝加哥摩天大楼建造工程的人——委托人、金融家、开发商、工程师以及建筑师——同样参与了“白城”的建设。
一切都表明,要想了解这一鼓舞人心的建筑遗产的全貌,不仅有必要考察这些摩天大楼彼此之间的联系,把它们放在芝加哥这个大背景下审视,还要探讨它们与“白城”之间的关系。
与所有伟大的商业城市一样,芝加哥不断地经历着自我重建。
尽管不乏慷慨激昂的遗址保卫战,但许多开创性的建筑还是被重建浪潮席卷而去。
即便如此,漫步芝加哥时,人们仍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建筑自镀金时代遗留下来的力量。
这股力量约始于1871年芝加哥大火的10年后,一直持续到20世纪前几十年。
后来出于对创新与几乎不设限的规模的追求,这股力量转战纽约,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重返芝加哥。
为了寻找摩天大楼的灵感,黎耀阳收到马菲特的邀,前往芝加哥来一次探索之旅。
当然,黎耀阳肯定不会为了一栋大楼特意跑到芝加哥参观,如果他想,能画出比瑞莱斯大厦更漂亮更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草稿。
但因为阿尔卡特的存在,黎耀阳还是决定去一趟。
芝加哥如今乱成什么样,只有亲眼看看才知道!
当然,表面上他还是一名游客,一名因摩天大楼慕名而来的游客,仅此而已。
抵达芝加哥以后,本趟旅程的起点就是这座城市自身的发源地——坐落于西湖街与北瓦克大道一角,芝加哥河河畔的索加内什旅馆。
这座建于1831年的旅馆在1833年承办了一次集会,会上决定将临时性的芝加哥河滨贸易区纳入芝加哥镇。
1837年,芝加哥镇升格为芝加哥市。
这个地方如今是一处繁忙、普通的交通中转站,但对年轻的芝加哥城而言,这里依然是一处神圣的所在。
因为早在1860年,林肯就是在此地的临时会议中心“伟格卫姆”大厦被提名为丑国老大候选人的。
从这处中转站沿着湖街一路向西,就可以看到沿途盘卧着支撑芝加哥高架铁路的粗犷、坚固、实用的钢筋结构。
芝加哥市民从容地面对这个怪异之物,好像在一层地面的主干道正中间以二层的高度建造城市轨道交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它使整个市区陷入无边的昏暗,剥夺了大楼住户享受美景与日光的权利,再以地铁驶过时发出的轰隆噪声与卷起的纷扬尘土作为回礼。m.五.
其他城市都是通过在地下挖洞的方式为市民提供市中心地铁的,但在芝加哥却是这样一番光景。
此地的高架铁路被人们俗称为“l”,它不仅环绕市中心(因此市中心得名“环区”),有时还向下驶向一些狭窄的街道。
其他尝试运营高架铁路的城市严格限制了线路的数量与位置。
在19世纪30年代的伦敦,蒸汽火车在砖结构的高架桥上穿城而过,但这些线路的数量极少,并且都与已有的街道交叉或平行。
而且大多拥有如芝加哥“l”高架铁路般的公共交通网络的城市早就发现。
总体而言,这东西弊大于利。
1893年开通的利物浦高架铁路最初服务于那里的诸多码头,看起来就像一团密密麻麻的线条钩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生起密集恐惧症。
其实这种高架铁路持续不了太长时间了,大概到20世纪中叶就会被荒废掉。
就比如纽约西区高架铁路,关闭后的遗址随后被改造成纽约高线公园——一条线形的空中花园走廊。
,
。
,。
小鹿爱小胖的大西洋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