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经过仔细研究并充分论证,克服了种种技术难关加以完善,于是捕潜网诞生了。
首先是两张100英尺宽的捕潜网,网边有粗绳子,两侧的金属片能产生约100磅的拉力,在海流作用把网张开,上面是肉眼难以看到了空心玻璃球,起浮子的作用。
网长约半英里到1英里,放入水下约50英尺,加上配重。
捕潜网的精华所在,是内装化学制剂的容器,当水下有潜艇被捕到后,拉动化学容器,夜间发出火焰和白天放出烟雾信号进行指示。
捕潜网由轻便结实的纤维制成,这时候尼龙还没有发明,不然会更精彩些。
网孔直径挺大,大约几英尺,多张网可以连在一起,水下的潜艇一旦被这种网子捕到可算是倒了大霉。
化学容器夜间发出火焰和白天放出烟雾信号进行指示,引来反潜舰或小艇,还可能把螺旋桨缠住,并迎来深水炸弹的欢迎。
自从有了捕潜网,吓阻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德国潜艇在英国海岸出没的频度确实少了许多,走狭窄水道时也变得小心翼翼,唯恐被人当鱼给捞出来。
但任何武器有利就有弊,捕潜网的毛病是不易回收,遇到了大风浪天气常常损坏,更大的的毛病是得派船看着。
德国人远远看到有人值班,其实就不来了。
捕潜网投入过使用,但没有战果。
英国人在捕潜网的基础上又推出2.0版——“水雷网”。
就是在捕潜网上挂上水雷,这个设计很成功,只是挂炸弹是个要命的任务,没人愿意干。
挂了炸弹的捕潜网对英国和中立国的船只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必须精心的照看并加以标记,无形中也给了德国潜艇提了醒,所以效果也不显著。
后来又有了捕潜套索,这比捕潜网更高明,这种反潜装置有点象套马索,不过加挂了许多炸弹。
一战前两年,曾被大量装备并被广泛使用过。
捕潜套索由水面舰艇的拖在后面,用于打击潜坐海底的潜艇,如果刮到潜艇之类的水下物体,能够触发炸弹或由水面舰艇引爆炸弹。
不过呢,和前面几种装备一样,还是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捕潜套索能够确认的战果只有1例,相比前面的反潜手段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
捕潜套索是主动反潜手段,反潜绊发雷则是一种被动的固定反潜装置。
反潜绊发雷原理上有点类似后世的闯红灯拍照,反潜绊发雷布放在海湾入口,采用磁场探测,一旦发现水下磁场异常,水面又没有舰艇,就可以用电线引爆水下的沉底雷,击沉德国潜艇。
反潜绊发雷在电灯都不普及的一战时期,绝对是高科技的存在。
众所周知,高科技有高风险,攻克难关走向实用的时候,一战眼看都快结束了。
不过居然很幸运的取得了战果。
1918年10月28日21时21分,英国人布放在霍克斯水道的水听器侦听到水下的声响异常,两个小时后,23时32分,反潜绊发雷的磁传感器也接收到了信号,炸他丫的。ǎ五.
英国人果断引爆了附近的水雷,击沉潜艇一艘,事后查明,倒莓蛋是德国海军的ub-116号潜艇。
其实大部分的反潜神器都不靠谱,反而是那种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东西,却发挥了最大作用的反潜手段——船团加上发烟罐。
这里大家可以先做一个试验,在一块空地上撒上芝麻,然后放蚂蚁,计算一下吃光芝麻的时间。
然后把同样数量的芝麻弄成一个团,涂上胶水,再计算一下蚂蚁吃光芝麻的时间。
接着你会惊讶的发现,时间要长得多。
船团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德国潜艇平均分布在大洋上,如果把多艘船集中在一起开进,再加上护航舰,遇到德国潜艇的概率要小得多。
开战第三年,在德国开打无限制潜艇战并击沉大量的商船后,英国人想到了这种抱团取暖的手段,并大量装备发烟罐。
效果是显著的,几个月后,商船被u艇击沉的袭击的概率由25%直线下降到1%!
德国艇长突然发现,英国商船变魔术一样从海上消失了,船团即便遇上了个别德国潜艇,护卫舰炮击德国潜艇的同时,就开始采用发烟罐。
当时几乎所有商船和护航舰都装备了发烟罐,护航舰发现德国潜艇或鱼雷尾迹后,编队两侧的护航舰立即加速挡在船团与潜艇之间,并顺序投放发烟罐。
发烟罐在德国潜艇和商船间升起了一道烟雾屏风,与此同时,全体商船背向潜艇转向加速,留给u艇一个烟雾中的背影。
当时的潜艇水下航行是追不上商船的,烟雾使潜艇的潜望镜难以观察,无法精确测距测速,u艇通常是舍不得盲射鱼雷的。
护航编队加上烟雾弹,简单却很管用,困扰了u艇好多年,也收拾过一些单打独斗的u艇。
当时有位u艇小艇长不信这个邪,指挥ub-68潜艇在地中海冲击船团,撞了一鼻子灰,艇被击沉,小艇长被英国人抓了俘虏。
小艇长蹲在战俘营里啃着窝头琢磨对付船团的办法,想啊想,等想出个办法来的时候,仗打完了。
不过天生歪材必有用,二十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小艇长成了大司令并把他啃窝头时想出来的高招应用在潜艇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位艇长就是当了10天德国领袖的卡尔.冯.邓尼兹海军元帅,他发明的潜艇战术被称为“狼群战术”。
之前也介绍过,暂时不赘言,反正仗一旦打起来,总有各种千奇百怪的战术涌现,不要觉得惊奇,为了打赢战争,裤裆藏雷又算得了什么?
,
。
,。
小鹿爱小胖的大西洋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