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刻还有其他大臣们纷纷站出来,表达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有些人纯粹是为了看热闹,想看看顾横会如何处理这个尴尬的局面;有些人则抱着传统的观念,认为天子应该有后代,以继承大统,维护国家的稳定。
他们纷纷向顾横进谏,建议她考虑纳白衣入后宫。他们认为,白衣既然对顾横如此痴心,且不求名分,只是希望能够陪伴在她身边,这对顾横来说并无害处,反而能够为她增添一个忠诚的支持者。
面对这些大臣的谏言,顾横感到哭笑不得。她没想到自己的私事竟然引发了如此激烈的争论。
然而,作为一国之君,她必须考虑到国家的未来和子民的福祉。所以她必须谨慎对待这个问题,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顾横决定暂时不发表意见,而是回到后宫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她需要时间来理清自己的思绪,并找到一个既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又能平衡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可是,白衣却没打算放过她,他居然暗中早就动员了民间高僧和据说道法高深的道士,以及百姓来支持他入后宫照顾顾横。
散朝后的第三天,京城里热闹非凡。一群高僧和道士,以及众多支持白衣的百姓,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皇宫门外。他们手举横幅,上面写着“白衣入后宫,旺国旺君旺天下”等标语,声势浩大。
这些高僧和道士还说什么,已经窥得天机,白衣是上天赐给顾横的良缘,白衣入后宫,才能旺国旺君旺天下。
百姓们则在说白衣为他们和大明做了些什么好事,还说看到些什么异象,显示白衣入后宫,乃天赐良缘,会旺君王,旺天下的。陛下当顺应天意,顺应民心。
大臣和百姓们纷纷站出来,支持白衣入后宫。他们认为,白衣与顾横的结合是上天的安排,能够为新大明带来繁荣和昌盛。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顾横不得不暂时将白衣接入后宫,以平息这场争议。
白衣入后宫的那天,皇宫内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百姓们聚集在皇宫外,欢呼雀跃,庆祝这个象征着国家繁荣和昌盛的日子。
然而,顾横心中却充满了无奈和苦涩。她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妥协,她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摆脱这个尴尬的局面。
在后宫中,白衣表现得谦卑有礼,对顾横照顾得无微不至。他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赢得了宫中许多人的好感。然而,顾横始终对他保持距离,因为她明白,自己的真心已经不属于这个男人。
这场争议并没有因为白衣入后宫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顾横知道,自己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将会引发更大的麻烦。她开始暗中谋划,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既能保住自己的尊严,又能让新大明免受争议的影响。
还不等顾横展开具体的谋划,龚鼎孳那边,就已经出事了。他气冲冲地主动请缨,要和顾炎武去海外做生意,兼顾收拾那些敢于觊觎道天商行的利润,想明目张胆或者暗戳戳抢夺的强盗和一些小国家。
顾横本想安抚好龚鼎孳,劝他三思而后行。然而,龚鼎孳心意已决,他无法接受白衣进入后宫的事实。
在与洪承畴、顾炎武等人商议此事解决方案后,龚鼎孳明白此事已成定局,只能先避开白衣的锋芒,决定先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以图后续。
所以龚鼎孳毫不犹豫地向顾横请缨,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告诉顾横,自己已经想好了,要去海外做生意,开拓新的市场,为道天商行创造更多的财富。
同时,他也要利用这个机会,教训那些敢于觊觎道天商行利润的强盗和小国家,让他们明白,大明王朝的力量是不可撼动的。
看着龚鼎孳坚定的神情,顾横知道任何劝说都是徒劳的。她只能祝福龚鼎孳一路平安,事业顺利。
在龚鼎孳出发的前一天,顾横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仪式,邀请朝中大臣和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为龚鼎孳送行。
在欢送仪式上,龚鼎孳意气风发,信心满满。他向在场的众人保证,自己一定会在海外开创一番事业,为大明王朝添光增彩。
同时,他也不忘提醒那些图谋不轨的强盗和小国家,自己会让他们尝尝大明王朝的厉害。
就这样,龚鼎孳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踏上了海外经商的征途。顾横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慨。
她知道,龚鼎孳这一次离去,很可能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划上一道永远的界限。然而,她也为龚鼎孳感到高兴,因为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走的路,并且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只是,白衣此刻又跑来御书房关心顾横了,顾横真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自从顾横让步,同意白衣进宫后,还发生了一件让顾横哭笑不得的事,礼部那边竟然兴致勃勃地说要改革后宫!